长汀
昔日“火焰山” 今日“花果山”
□记者 黄俊 郭亦斌 通讯员 陈天长
日前,由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文明杂志社和“大美V视”联合开展的“2020·最美探春地”评选活动中,全国10地入选,我市长汀县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县份。
这是长汀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进则全胜、不进则退”嘱托,深入实施水土流失精准治理深层治理取得的又一成果。长汀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据1985年卫星遥感普查,长汀以河田镇为中心的水土流失区域面积为146.2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1.5%。习近平总书记长期以来高度关注、时刻牵挂长汀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在福建工作期间曾先后5次深入长汀调研指导工作,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对长汀作出9次重要指示批示。2011年12月、2012年1月,习近平同志连续两次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作出重要批示,开启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进则全胜”的新篇章。
在数十年的治理过程中,长汀人民持续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长汀精神,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多措并举、以人为本、持之以恒”的治理经验。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汀县聚焦“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围绕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挖掘优势后劲,释放生态红利,探索有效路径。2012年以来,全县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6万亩,水土流失率降低到7.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从2011年的79.4%提高到2019年的80.3%。受益于绿水青山,长汀人民不仅改善了生存条件,更尝到了治理荒山和保护生态带来的甜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1年的14135元、8185元提高到2019年的27846元、16883元,长汀县连续三年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先后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国家、省级荣誉20多项,列入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全国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等10多个国家级试点,以及福建省级生态县、优秀旅游县、卫生县城、森林县城,并入选“2020中国县域全生态百优榜”第21名。
近两年来,为实现“到2020年水土流失率比2018年再下降1个百分点,促进生态巩固提升,加快绿色发展,奋力夺取水土流失治理决定性胜利”的目标,长汀县聚焦林分结构改善、土壤综合整治、病虫害防治等重点难点问题,大力实施治理重点、综合提升、生态示范等“三大工程”,全县水土流失精准治理深层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昔日濯濯童山,今朝花果飘香。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长汀成为中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示范样板、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