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学超:经侦战线的“数据捕手”


□ 通讯员 张筱晨 赖勇娜

一米八的高个子,沉稳且敏锐。他叫廖学超,市公安局新罗分局经侦大队民警。

6月1日,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警8年的他,怀着无限的热情投入工作中,先后获个人“三等功”“全省猎狐先进个人”“福建省经侦情报导侦能手”等荣誉。

善思细查

巧让数据“说话”破大案

“经济类案件,数据就在那里,关键是我们能不能从数据中找到关联性,作为案件突破口,用数据‘说话’让嫌疑人无法反驳。”廖学超认为与刑侦犯罪现场不同,经济类犯罪的证据很难被人为破坏,找到案件需要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2017年由公安部督办的一起假币案中,当时的主犯十分狡猾,抓捕时并还没发现假币生产窝点,犯罪分子以为可以侥幸逃罚,对犯罪行为坚决否认。”廖学超通过筛查海量的涉案的账单,对照物流单、银行交易记录,支付宝货款支付记录等电子证据,证实了主犯指使他人在河南、湖南、广东等地生产假币,并将假币半成品进行二次加工的事实,成功在“零口供”的情况下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最终,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六年,并处罚金100多万元。

同年,廖学超主导侦办的另一起组织领导传销案。侦查案件期间,廖学超远赴全国九省三十余个地市,对分散在全国各地参与传销的涉案人员3万余人进行了询问取证。最终共抓获涉嫌组织、领导传销罪的犯罪嫌疑人19人,冻结土地使用权72亩,涉案价值3000余万元,冻结相关银行账户180多个,金额1500余万元。

廖学超注重平时自学自练,保持对投资、金融资讯的持续关注,深入了解虚拟币、原油期货、股票等金融产品的原理,还广泛阅读专门经济案件的读本,不断提高侦查能力。

廖学超学以致用,对于大数据有独到细致的分析,而且善于归纳总结案件的技战法,成为经侦信息化实战当之无愧的业务骨干。

钻研技能

练兵练出过硬本领

在全省公安机关“论剑2018”经侦数据化大比武活动中,廖学超对原始数据清洗、资金交易特征研判以及基础类罪模型搭建等近一个月的分析,将成果展示出来。

“在台下的时候很紧张,上去后就不紧张了。”看着自己一手整理出来的线索,廖学超淡定从容,将自己的成果娓娓道出,经过分析共延伸发现疑似新钱庄4个,研判出三大类63条上游犯罪线索,由此获得大比武决赛二等奖的好成绩。比武佳绩得来不易,这期间廖学超一边办理案件,一边兼顾参与比赛,两边都没有丝毫放松。

2019年,廖学超再次代表龙岩市公安局经侦参赛,应用福建经侦智能研判平台,发挥总结自己的经验,在全省经侦情报导侦数据化比武中取得个人第四的优异成绩。

逆行疫线

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不仅守护群众的钱袋子,还守护者群众的安全健康。疫情期间,廖学超克服家庭困难,申请前往战“疫”第一线,增援西陂派出所开展设卡任务。在设卡期间,共盘查过往车辆100余辆,人员200余人次,保质保量完成设卡任务。在案件报捕过程中,加班加点积极寻找证人制作笔录材料,调取证据,补充30人的笔录和完善相关佐证材料。

同时为护航企业复工复产,廖学超走访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交流了复工期间可能遇到的困难,并特别传达了龙岩市“十个不准”、新罗区“十个一律”等文件精神,要求企业务必定期对厂区进行消毒,做到不漏一处、不留死角;对所有返厂员工和来访人员一律进行登记、测量和消毒。

作为一名经侦老兵,说到经侦警种的意义,廖学超表示:“经侦不仅要尽可能多地掌握犯罪分子的骗钱伎俩,及时出手打击,挽回老百姓的损失;同时也要经常通过媒体宣传普法,提高老百姓的反骗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