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制度解决物业难题


□ 蓝芳

近来,某小区的公共群不断吐槽,接手该小区的物业公司两年多了,物业费是原先的翻番,但小区管理却不尽如人意。地下污物不及时清理,有时污水漫溢;楼道、车库不及时打扫;业主的包裹不时丢失。有些业主私自劈掉小区的榕树、桂花树的主枝干,开拓菜地,公共绿地几乎变成“农村菜地”,物业对此却不作为。

而物业公司认为,接手小区以来,原先照明系统不佳,没有安装监控,外来车辆随意进入小区、私家车在小区乱停乱放,交的钱用在刀刃上,装上了智能管理系统后,已较好地改善了小区的面貌。但有些业主物业费有时交有时不交,损坏消防设施,楼道堆杂物;用消防栓的水浇菜、洗车等;充电电线随意悬挂,存在安全隐患……部分业主的“任性”行为,物业也很为难。

物业管理难,小区治理更难。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令物业管理方操心和业主烦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关键还是要靠刚性的规章制度。物业管理的好坏作为衡量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物业管理方要制定规章制度,明确职责。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制订和实施市一级物业管理条例,对物业公司的管理条例进行完善和监管。目前物业服务收费主要由物业公司定价,与业主协商,适时调整多是水涨船高,业主意见较大。

因此,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物价部门等发布各种不同的住宅小区物业服务项目清单,明确商品房,尤其是老旧小区的物业服务内容和标准,供业主和物业服务人在协商物业费时参考。同时,对于任性的业主,明确公安派出所部门、街道社区等人员同样有刚性的条例可依可施。对一些不当行为进行劝阻,劝阻无效的,相应部门对上述行为可进行行政处罚,包括责令限期改正、拆除、罚款等在内。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已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殊荣。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城市“毛细血管”的小区,其管理也同样会更有序、卫生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