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跃龙门

□吕庆昌
那天清晨,正当我拉开窗帘,面对窗外彩霞满天时,手机“叮咚”一声,收到一份老朋友江小鱼导演的微电影举行首映式的邀请函。
江小鱼!一个久违了的名字,蓦然跃出了我的记忆。
我认识江小鱼,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一次笔会上。当时,他是龙岩空化厂的一名青工,因为年纪小,个头也小,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小江。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个朝气蓬勃、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他长得很斯文,一副宽边眼镜使他那稚嫩的娃娃脸更添了几分秀气。小江送给我一本他的诗集——《最后的苹果树》。这本诗集是他在读中学时出版的。诗集中的那些诗句不仅蒸腾着天真烂漫的童心稚气,更闪烁着青春的火花、梦幻的奇想和春笋出土般的蓬勃。那时,我在龙岩市(现新罗区)人事局工作,小江不凡的诗才唤起了我的浓厚兴趣。
我找他聊天,了解他在车间的工作情况,了解他的兴趣爱好,我们天南海北地聊,聊学习、谈文学……我至今还记得他说过一个观点: 文学,无论是哪一种体裁,均可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而且相互转换;他为了这一观点的成立还列举了许多事例予以佐证。
我觉得他这个观点很有意思,也很新鲜,同时更觉得他这么一个有文学潜能的青年,在空化厂车间里当工人,有点用非所长,不利于他内在才能的发挥。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我向我的直接领导、龙岩市(现新罗区)政府分管人事工作的蔡龙云副市长报告了小江的情况,并提出为了合理使用人才、发挥小江的特长,建议把他调到龙岩市(现新罗区)文化馆工作。蔡副市长详细看了小江的材料,认真听了我的介绍之后,欣然同意我的建议,大笔一挥: 同意调动。从此,小江就成了文化馆的一名专业文化工作者。
后来,我因工作岗位变动去了外县,小江也离开了龙岩,听说去了北京。
而今小江已经从一个稚气的文学小青年,成长为一位颇有名气的电影导演,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这个首映式让我很期待。
江小鱼为龙岩观众奉献的微电影叫《关于女人的故事》,影片叙述的是著名作家冰心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段经历,改编于冰心作品《关于女人》一书里的《张嫂》和《我的学生》的故事,片长虽然才几十分钟,但它把我们带回到了那段悲壮激烈、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
影片讲述的是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一个历史片段。当时,许多高校为避战乱纷纷南迁,冰心一家也来到云南。在当地学生佩云的帮助下,冰心认识了张嫂,张嫂丈夫在前线打仗,她自己怀有身孕却依然四处帮佣、辛勤劳作,后来,冰心又邂逅了昔日的学生宋小雨。身在异乡,时逢战乱,四位身份不同、经历各异却命运相通的中国女人聚到了一起,她们相依为命、互助友爱,相处得和谐愉快。然而,一封来自战场的阵亡通知打破了她们暂时的宁静……
影片让我们认识到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罪行,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起抗日的勇气和决心;男儿疆场浴血奋战,女人后方拼死救亡。故事中表现出来的女人的勇敢、坚强、宽容、豁达,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英雄气概。
这部微电影警示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更不能忘却我们中国人民的奋斗史。今天,我们虽然已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已经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忘记我们曾经落后的历史和落后挨打的沉痛教训,我们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前行,不忘初心,努力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接续奋斗!我想,这应该是这部影片想告诉我们的深刻内涵。
《关于女人的故事》上映后,在电影界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短短几个月时间,该片就已获得了2019年度希腊米诺斯国王奖、克里特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2019加拿大第14届中国电影节最佳短片奖、 2019年第七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2020年香港国际青年电影节新锐导演奖等十多项大奖。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数年不见,江小鱼这个文学小青年,这条充满艺术灵气、生机勃勃的“小鱼”,跃过了“龙门”,跳出了龙岩,游过了江河,奔向了大海,变成了一条腾跃海空、蓬勃向上的小龙,在更广阔的波涛中畅游、翱翔、打拼,闯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开辟了一片闪亮的星空。
我为江小鱼的成功感到欣慰,感到振奋,更为他取得的成功点赞、喝彩!
我真诚地期待,江小鱼先生在今后的文学艺术创作中不断探索,在通往艺术高峰的道路上不断攀登,创作出更多更精彩的人民大众更喜爱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