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知识能力素养兼备 “四位一体”高效增分
——高考英语冲刺阶段复习建议
□ 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巫乔登
现在离高考仅剩50多天时间。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同学们要夯实基础,提高技能,发展素养,通过“词汇知识和听、读、写技能” 相融合的“四位一体”策略,让自己的英语成绩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一、夯实语言基础
牢固的基础知识是考试获得高分的基本条件。每位同学要对自己的语言基础“心中有数”。在考前要特别关注自己的词汇储备状况。2020年高考英语试题命题的依据是新课标,除了掌握2019年考纲的3500词,还要增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列出的,相对于2003年版课标新增的368词。对于基础较弱的同学,建议先按分级的要求,一步步增加词汇量:先突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列出的1500词,然后突击高频词汇890左右(两个词汇表部分词汇重叠)。建议每位同学列出自己的“未知词汇”清单,利用碎片的时间实现和考纲词汇的对接。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采用“任务分割法”:每天复习一定数量的课标词汇,争取在60天之内浏览3遍(最后一遍快速浏览)。此外,基本的语法项目和基础的句式也是必备的基础。
二、优化听力训练
首先,要坚持每天进行10至20分钟的听力训练。只要坚持训练,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得到较大的提高;其次,要进行纠错,分析自己做错的试题,可以对照朗读材料,找出自己听不懂的地方,分析错误的原因;第三,要整理归纳话题听力词汇;第四,做到“六结合”:精泛结合(精听和泛听结合),长短结合(长对话和短对话结合),套题、专题结合(做一整套试题和针对自己薄弱点的专题结合),课内、课外结合(教师统一训练和自己课外训练结合),听读结合(听完后针对自己的错处,出声朗读听力材料),听写结合(听完对话或对白后不要选择答案,直接记下关键信息)。
三、强化阅读理解
高考英语试题包含19个语篇,说到底,试题的答题过程就是“理解语篇内容,应用语言知识”的过程。提高语篇的理解能力是高考提分的关键,在短短50多天时间需要对阅读理解进行强化训练,特别是坚持限时训练,保持语感。
首先,广泛阅读。高考试题中的阅读材料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体裁多样,试题的语篇材料选材新颖,贴近时代生活,话题广泛,因此要加大语言输入量,阅读不同题材和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多看、多读、多听,了解最新的时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信息动态,开拓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其次,深入研读。不少同学在完成一套练习的时候对自己看过的语篇没有印象:选对了答案,对文章不知所云。这是因为平时没有解读文本的习惯,建议同学们每次练习或考试后自己找出其中一篇文章进行解读(大部分时候可以是完形填空)。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解读:文章的主题意义(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解决why的问题),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在文章中说了什么,解决what的问题),文章的基本结构(解决how的问题)。也就是说,从赏析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品读,长期坚持下去,必将实现质的飞跃,决胜高考。
最后,要充分利用高考真题,在语篇中挖掘词、词块,然后通过词汇教学的六个维度(一词多义、熟词生义、精准的汉语释义、英语释义、辨析义、搭配义)和语用(正式与非正式、名词动化、合成词、形容词动化、动词虚化、词块等)培养自己的词汇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四、提升写作能力
考前冲刺阶段,非选择题的得分率可以得到较大提升。这部分试题可以视作一个大专题:三个题型都是针对写作能力的考查。书面表达考查基本的书面交际能力,要求在模拟情境中,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文化或解决和他们交往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具备较强的谋篇布局能力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短文改错要求在语篇中发现语言错误并进行纠错,这是写好一篇文章必备的基本功——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语法填空更多的是在句子层面考查语法和词汇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也是写作的基本功之一,正确、精确地使用词汇和语法才能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在冲刺阶段,同学们要把三个题型进行融会贯通,有效突破,获取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