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处理
□ 石钒
有进有出,这是一种平衡。进,指食品药品安全,做不好会有病从口入的现象;出,指废弃物质的处理,做不好会有垃圾围城等环境事件。一般而言,人们很重视进口关,而忽视出口关。乱扔垃圾、垃圾不分类,个别人懒得扔垃圾、把垃圾从家里往窗户外一丢,高空抛物造成伤害,这可坏事啊!
垃圾分类不落地,是连小学生都很熟悉的八不行为规范之一。如今,国内众多城市已经行动起来,让垃圾分类不落地成为现实,尤其是上海、厦门发挥示范作用,分别在全国和全省走在前头。垃圾分类不落地,在龙岩中心城区积极推进,尤其是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以及配套的垃圾收集和转运等硬件设施已经完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差一个环节是众多居民从家里开始做好垃圾分类、尔后对号入座地放进自家楼下的垃圾箱内,这就是最先一公里要做的事。
借鉴外地垃圾分类处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主要有:一是依靠居民的自觉;二是要有监督。党员干部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为其他居民当好榜样。在此基础上当好义务监督员,当发生不文明行为时不能视而不见,要敢于劝阻。极可能,有些居民在劝阻后能够马上改正;极端情况下,个别觉悟低的居民以为你多管闲事,甚至还会对好心的劝阻不理解并恶语相伤……耐心、再耐心,一次不行就再一次,一个人劝不动就多来几个人,只要团结多数,相信会成功的。
垃圾分类处理要依法。面对极个别素质差的居民屡教不改的不文明行为,该出手时就出手,有执法权的单位要依法依规实行惩治。如果对坏人坏事过分纵容,让制度变成只能看、无法用的纸老虎,那是非常不好的。对于垃圾分类处理的好人好事,相关媒介要正面宣传报道,相关单位也要给予肯定。正反典型的树立,让群众明是非、懂事理,引导大家崇善向上,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和谐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