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诗歌创作的文化良知意识


□ 邱云安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新诗的发表与传播提供了广阔舞台,互联网缩短了时空距离,加快了信息传递,创造了社会生活新空间,加强了诗人之间的互动与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诗人的创作水平,也降低了诗歌传播交流的门槛和成本,人们在地铁、公交等各种公共场合凭借手机就可以轻松完成灵感的宣泄和文本的推送。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进入速读时代,也给诗人“碎片化”创作提供了空间和土壤。碎片化解构了诗歌的语言模式,使碎片化时代的诗歌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口语化,加上商业娱乐的盛行,消费至上理念广受追捧,种种诱惑与压力之下,很多诗人渐离诗心轨道,失去了对诗歌精神和旷达志向的追求,大量的诗歌由“口语”变“口水”,由“通俗”变“庸俗”,由“普及”变“垃圾”,给“下半身写作”“梨花体”“撒娇派”“羔羊体”等提供了机会,脱离了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需要和现实生活的主流意识,其负面社会效果令人担忧。

面对当下诗歌创作存在的难度较小、发表门槛低、品质粗俗、艺术性不强的现象,重申诗歌写作的文化良知意识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诗歌,是时代的号角,是人民的心声。诗人肩负着推进和传承优秀文化的重任,其责任感、是非观、价值观将直接影响诗人是否抱着谦恭、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创作,而强调诗人的文化良知意识,正是对这一文学体裁表达敬畏与虔诚的重要方式。时代可以变,但是诗人的真、善、美不能变。不管传播形式如何演变,诗人都不应该迷失自我。在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当下,抱持敬畏之心,坚持严肃态度,坚守诗歌精神本质和灵魂,是诗人首要的文化良知。诗歌创作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上,必须始终坚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大众服务,为时代放歌。人民性、时代性是中国诗歌的灵魂。古人常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语不惊人死不休”。重申诗人的文化良知意识,要求诗人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诗人自我修养和内在的文化素质,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而不是沦为娱乐化、大众化、消费化、媚俗化、肤浅化方向纵情狂欢的帮凶和工具。

很多在基层的工人、农民坚持写诗并不是为了当诗人,也不是为了发表,而是把诗歌当作自己抒发感情、记录生活的方式,他们用诗歌的语言揭示生存的艰辛和生活的压力,以及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等。真正的诗歌就应该回到社会现场,实现诗歌的社会责任,体现现场美、时代美,凸显社会张力。对人生具有真诚、质朴、热爱的胸怀,是诗人终其一生努力的目标,诗人应该摒弃尘俗,抛开私心杂念,始终保持与社会和时代同频共振的步伐,有思想,有担当,有道义,有骨气,有家国情怀,坚守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诗歌理想,具有以一己之心去捂热整个世界的英雄主义的高尚情怀。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等作品,紧紧地把握住时代,带着凸出的时代胎记,具有超越时代的生命力。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时期,广大诗人和诗歌爱好者的创作,从生活到提炼、从题材到内容、从语言到技巧、从品格到境界,都应该扎根时代生活。

具有文化良知的诗人要用诗歌照亮人们的心灵,担当起精神指引的重任,用正能量的言行传达和弘扬诗歌真正的精神品质,驱散新媒体诗歌喧嚣沉浮、平庸弥散、低级趣味、浮躁空洞的“雾霾”,以强烈的现实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文化自觉引领广大作者去重构我们的诗歌精神,引导他们投身到时代发展的大潮之中、创作出反映时代韵律、人民心声,无愧于时代发展、社会向前、精神崇高的诗歌作品,从而去引领和矫正新媒体诗歌不偏离中国诗歌美而有内涵、韵而有情致、真而讲究表达的“诗艺”方向,推动当代中国诗歌受众品位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