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感怀


□ 江剑锋

我毕生从教45个年头,在我国第35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心情无比喜悦,也感触良多。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了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至今已历三十五个年头,迎来了全国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我国尊师重教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荀子就指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纵),人有快(纵)则法度坏”。在《荀子·大略》一书中,荀子认为,国家兴旺,就必定尊重教师;尊重教师,法制就能建立。国家将衰,必定轻视教师;人们就放纵,法制就遭到了破坏。所以,荀子就把教师的地位提高到“天”、“地”、“君”“亲”“师”并列的地步。把教育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这是非常卓越的一种见解。

教育的重要性是由它所担任的重大责任而决定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说过:“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人的命运决定于教育,青年一代是未来的主人翁,他们正值青春年华,是从年老一代继承遗产的新一代。因此,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四化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必须要有各种专业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邓小平同志说:“忽视教育的领导,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怎样才能重视教育呢?他老人家认为:“不仅要抓,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比如说,改革的决定,怎样贯彻落实;校舍和教学设备不够,怎样解决;学校的经费不足,怎样筹集等等。在一年一度的教师节里,我们希望上级政府和各界人士更加重视教育,社会更加关心教育,更加尊重教师,我们祖国的未来——广大青少年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值此第35个教师节,我倍感欣喜,特赋诗一首,以兹纪念:

金风送爽满园中,硕果盈枝映日红。

化雨辛勤功孰比,献身慷慨气如虹。

育才树木千秋业,重道尊师百世风。

值此普天同庆日,颂歌一曲表情隆。

(作者系原龙岩一中教务处主任、龙岩市普教室语文组长、省优秀教研员;现为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