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冬:兢兢业业坚守在环卫一线


□记者 施薇

1日,凌晨两点,当整个岩城还在熟睡时,苏冬宿舍的灯已经亮了。刷牙、洗脸、出门,两点半苏冬准时到达调度室,签到、领取任务单、检查车辆……接下来就是一整天紧张忙碌的工作。

清洁和检查车辆是苏冬每天出发清运前做的第一件事。他说:“车就像一面镜子,很多人都认为扫垃圾的车就应该是脏的,但是我希望我的车是最干净、体面的。”

在龙环环卫清运机动组从事7年多环卫工作的45岁的苏冬谈起自己的工作,显得十分自豪。“每看到自己的努力让龙岩的环境得到改善,我就有一种深深的自豪感。”苏冬说。

工作岗位上的“拼命三郎”

记者在龙环环卫清运机动组采访时,大伙儿都说,苏冬是一个“拼命三郎”。

今年初,苏冬被借调到清运组负责生活垃圾清运保障工作。由于垃圾量大,平时只需要往返两趟的垃圾量,那段时间苏冬往返了十多趟,凌晨三点多干到了晚上七八点多,有时候直到晚上十一点多才下班。收车后,苏冬拖着疲惫的身体,还在检查着自己的车辆,为第二天做出车的准备,为了不耽误工作,虽然家离公司只有几公里的距离,但是为确保能够随叫随到,苏冬把公司当做家,曾十多天连续吃住在公司。

“我所理解的机动组队员,应该是一个全能型选手,哪里需要你,你就得去哪里。不仅需要吃得了苦、经得起磨难、耐得住寂寞,更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撑。”苏冬说。

近几年,环卫车辆的操作越来越复杂,为了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苏冬每天只要有空闲,就会来到车队,磨着司机师傅教他两手,凭着这样的“零敲碎打”和那股拼劲儿、钻劲儿,他成了队里的“老司机”。“这些车操作方法应该都大同小异吧?”面对记者的疑问,苏冬摆摆手:“你可别看我们这些车都长得一样,但里面构造可不同,这些车分为扫水车、扫路车、清运车……每种车的操作方法都不一样,在机动组,就得啥车都会开!”“现在谁遇到环卫车操作上的难题,只要找苏冬准没错!”同事们这样赞叹苏冬。

同事口中的“热心肠”

同事们都喜欢称呼苏冬为“东哥”,“热心、敬业”是同事们对他最多的评价。

今年2月底,公司要求抽调队员前往泉州石狮、江西赣州支援环卫工作一个多月,正当公司为抽调谁去而左右为难的时候,苏冬主动站出来说:“我单身,不用照顾家庭,给我算一个人头!”由于母亲年纪较大,照顾老人的工作也就只能托付给亲戚。苏冬说,母亲特别理解和支持他的工作,为了不给儿子增添负担,现在老人家有点毛病都不跟他说,所以对于年迈的母亲,他充满了愧疚。

多年来苏冬像运动场上出色的全能型运动员,可以替补任何位置,队友的车出了故障,他总能拿着工具去维修;队员不能到位时,他就立即帮忙补上;新来的队友对汽车不熟悉,他主动上前指导;平时,别人轮休,而他却主动放弃应有的休息日,不是加班就是给队友代班。

“环卫工作与老百姓生活十分密切,虽然脏点累点,但总要有人去干,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尽职尽责、无怨无悔地做下去。”谈起自己的工作,苏冬满是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