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品味潮州

广济桥雄姿
■陈寿南 文/图
人们说起潮州,耳熟能详,赞誉有加。它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千年古城;它有一座“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一无二、名扬中外的850多年启闭式古桥;它更有一座功盖千秋、万人景仰的“江”“山”为他改姓的韩文公祠;它还有那声名远扬的美食......
金秋时节,天高日晶,我邀了几位好友,慕名前往潮州游览,看一看千年古城的旖旎风光,品一品美丽潮州的多彩文化。
潮州,古称潮汕,现分为潮州、汕头、揭阳三地市。潮州位于广东东部(亦称岭东),南临南海。广东的第二大江、被誉为潮汕地区的“母亲河”的韩江穿城而过,它成为潮州出海通往东南亚的水上交通要道,“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点之一;它是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恩来等一批领导人和重要物资经过这里,秘密送往中央苏区。
潮州,隋开皇十一年(591)立潮州,迄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潮州,因潮水反复而得名。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汕文化发祥地,素有“岭海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
潮州久负盛名,吸引了海内外游客打卡览胜。人们游览潮州,大多是慕名潮州的韩文公祠、广济桥、牌坊街等胜景和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而来。
笔架山麓,品味韩愈治潮文化。韩文公祠是潮州人民为纪念唐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韩愈任潮州刺史时的功绩而修建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公元819年,韩愈任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触怒唐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当时的潮州是蛮荒之地,教育落后,水害严重,百姓疾苦。韩愈到任后体察民情,大兴新政,利民除害,在短短的八个月时间里,做了四件深得民意、影响深远的大事:一是兴学育才,推动文化教育。他聘请当地名士任教兴办公学,并捐出俸禄,亲自授课。二是兴修水利,扶持农桑。他主持修建北堤,阻挡了韩江水患。三是释放奴婢,革除陋习。他废除了当地买卖奴婢的做法,让许多百姓重获自由。四是驱除鳄鱼,保护百姓。当时韩江鳄鱼泛滥,常发生伤害两岸百姓的事情。韩愈到任后写下了著名的《祭鳄鱼文》,并亲自到江边祭祀,声讨鳄鱼伤害百姓的罪状,限鳄鱼7天之内离开潮州回归大海,否则严惩不贷。传说第八天,江上风雨大作,电闪雷鸣,鳄鱼惊吓急忙游回南海,从此潮州再无发生鳄鱼伤人事情。为了纪念韩愈驱除鳄鱼的恩德,如今在潮州城韩江北堤修建了一座“鳄鱼秋风”亭,立有韩愈《祭鳄鱼文》碑文,设有“祭鳄台”,让后人不忘先贤,为民造福。
韩文公祠之名,源于韩愈病逝后,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名。
潮州的韩文公祠,背靠风景秀丽、茂林修竹的笔架山,面临碧波浩荡、奔腾不息的韩江,与潮州古城遥遥相望。走近韩文公祠的大门台阶,一本翻开的石刻书卷“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韩愈《进学解》警句,让游人仿佛听到被誉为“百代文宗”“文章巨公”“千古文章四大家”的韩愈抑扬顿挫的讲学声。游人拾级而上,便到八柱七开间的庄重宏大的韩文公祠石牌楼,匾额上“韩文公祠”四个字是1984年时任总书记胡耀邦题写,说明韩愈公祠的地位与影响力。石牌楼右侧立着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韩文公祠”的大理石碑,彰显了韩文公祠的份量。
走进韩文公祠石牌楼大门,正面是一座庄严典雅、飞檐斗拱的韩文公祠,正殿中央供奉着身着官服的韩愈坐像,坐像两侧刻着一副楹联: “辟佛累千言,雪岭蓝关,从此儒风开海峤;到官才八月,潮平鳄渚,于今香火遍瀛洲”,高度概括了韩愈治潮功绩与影响。公祠两侧镶有从宋代到清代40多块历代名人赞誉韩愈的书法石刻,其中尤为著名的是苏轼的“勇夺三军之帅”的书法石刻。游人出了公祠的大门往左侧,可以游览韩木园(韩愈植的橡树),登上公祠后山“侍郎阁”,登高望远,览胜古城。从公祠右侧往回走,游人可以看看89米长的“天南碑胜”长廊,在这里可以看到李鹏、习仲勋、陆定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可以领略当代众多书法家的碑刻,可以了解韩愈的生平与治潮功绩。潮州人民为了纪念韩愈的治潮功绩,将原“恶溪”江名改为韩江,将笔架山改为韩山,将橡木改为韩木。韩文公祠已成为潮州的文化地标和尊师兴学的教育基地。
参观了韩文公祠,让游人明白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为官之道,领略了韩愈“以人为本”“敢为人先”的治潮文化。
广济桥上,品味独特造桥文化。广济桥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启闭桥(日闭夜启便于排洪和大型船只通航),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济桥横跨潮州新城与古城的韩江两岸,全长518米,由东西两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18艘船串连成97米长的浮桥组成,人称“十八梭船二十四洲”。广济桥始建于公元1171年,其间历朝经过多次改建,2003年潮州市政府按明代风貌进行翻修改建。广济桥,俗名湘子桥,相传建桥初始,当地的广济和尚与韩愈族孙的“八仙之一”韩湘子合力造桥,故有广济桥、湘子桥之称,留下了仙佛造桥的美丽传说。
人们游览潮州,必走一走广济桥,品一品广济桥独特的桥梁文化。广济桥的主要看点:一是独特的桥梁结构,集梁桥、拱桥、浮桥三者为一体,独具特色。二是精美的楼台亭阁,桥上有歇山、硬山、悬山、圆形、三角形、四角形等千姿百态、风格迥异的楼台亭阁30个,构成了古典秀美、错落有致的十分壮观的建筑艺术集锦长廊,令人叹为观止。三是丰富的文化内涵,桥上的楼台亭阁镌刻着众多著名书法家题写的匾额与楹联,如“澄鉴”阁的“观影舟从梁上过,赏心云在水中飞”,又如“浥翠”阁的“鳄渡秋风波泛绿,韩祠雨润树摇青”等楹联,描绘了广济桥的壮美景观,形成了一道书法与楹联大展的潮州文化风景线。四是“一里长桥一里市”特色,历史上广济桥不仅是两岸的交通要道,同时也是渔民、商贾的店铺与歇脚地;而如今成了人们观景和非遗展演、展销的地方。
白天,风和日丽看广济桥,碧水蓝天,比屋连甍,广济桥像一艘看不到尽头的巨轮在韩江上劈波斩浪前行;夜晚,每逢灯光秀或皓月当空,韩江波光粼粼,山水一色,广济桥在酷炫的灯光下,倒映江中宛如两条金光闪闪的巨龙在江中嬉耍舞动......
潮州古城,品味牌坊古寺文化。潮州古城是潮州文化的魂和根。游人从东岸走过广济桥,穿过马路便到了潮州古城东门气势宏伟的广济楼城门。潮州古城,始建于公元413年,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历代州、郡、路、府之治所。目前,潮州古城墙保存有2132米,留有上水门、竹木门、广济门、下水门等四个古城门。游人从广济门城楼的匾额“岭东首邑”和楹联“城抱江如带,天垂峰列屏”,便可感受潮州古城的壮丽与战略地位。
人们游览潮州古城,有两个地方一定要去看看:一是潮州的牌坊街。潮州的牌坊街是全国最大规模的牌坊街,是潮州的文化标志。潮州牌坊街,源于唐宋时期,最初的牌坊为木质,用于旌表节义、功德、科举成就的人。明代时,牌坊改用石材建造,逐渐定型为四柱三门。清末民初,牌坊街又引进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形成了如今近两公里长有23座牌坊的独具特色的牌坊街。在众多的牌坊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状元坊、三世尚书坊、少司马坊、四进士坊等。受韩愈治潮的兴学重教的儒家遗风影响,潮州唐宋以来人才辈出,有记载的进士450多人,状元3人(其中明代文状元1人、清代武状元2人)。二是潮州的开元寺。潮州开元寺,是粤东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738年,唐玄宗诏令全国十大州郡,以年号“开元”建寺,潮州便将当时城内的荔峰寺,改为开元寺。游人走进潮州开元寺的正殿,看到上方悬挂一块“开元镇国禅寺”的明代朝廷敕令金字匾额,便能感受到开元寺的地位与影响。开元寺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寺内文物丰富,有唐代石刻大经幢、宋代大铜钟、元代石雕大香炉、明代金漆木雕千佛塔等,游人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潮州古寺的建筑文化和佛教文化。
逛逛街巷,品味潮州非遗文化。潮州有1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令人叫绝。你可以走进牌坊街的骑楼店里,领略色彩斑斓的潮绣、精美雅致的潮州嵌瓷、幽默生动的潮州泥雕、形态各异的潮州木雕等精湛技艺;你可以走进茶楼看看妙趣横生的潮剧表演、品一品回甘锁喉的潮州鸭屎香工夫茶,边看国家级非遗剧目,边品国家级非遗工夫茶,此时韩愈赞美潮州工夫茶的“清泉烹煮心自定,一饮甘醇万虑捐。荣辱得失成过眼,只留茶味永流转”的诗句,便会在你的脑海里油然而生,令你荣辱皆忘,心旷神怡。
潮州烹调技艺也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人们游览潮州,必尝潮州美食。你一定要去潮州的大街小巷的美食店,走一走,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潮州的牛肉火锅、潮州牛肉丸、潮州肠粉、潮州生腌、潮州砂锅粥等美食,不虚此游,留住舌尖上的潮州印象。
潮州文化,底蕴深厚,灿烂多彩。韩愈治潮文化、广济桥独特文化、古城牌坊文化、潮州非遗文化等,让人道不尽、品不完,犹如潮州美食闻香四方,宛如潮州韩江滚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