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红土地上的跃迁
——龙岩“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纪实
■龙媒体记者 曾俊钦 通讯员 游建凌
日前,总投资52亿元的上杭环保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项目的开工,是我市践行工业强市战略、深化“矿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市“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十四五”时期是龙岩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并取得重大发展成就的五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抢抓三大机遇,发挥四个优势,按照“打好五张牌 建设新龙岩”工作思路,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社会大局安定稳定,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经济质效稳步提升 老区跑出“加速度”
“十四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2025年,全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00亿元、年均增长5%,人均GDP超12.7万元、跃居全国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首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50%,有色金属、机械装备主导产业总规模超2000亿元,培育形成有色金属、建筑业、文旅康养、特色现代农业等4个千亿产业集群,在“5+N”产业基础上,培育壮大“2+4”工业产业。龙岩市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政策争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我市抢抓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建立常态化“上省赴京”对接工作机制,主动请缨对接,向上争取政策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改委印发《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龙岩老区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与广州对口合作等重大事项获得国家支持,7个县(市、区)全部列入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范围,市本级项目在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时参照执行西部地区政策,长连武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政策延续至2025年,龙岩在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
项目攻坚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市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连续多年开展重点项目攻坚战役、大招商招好商行动,滚动推进“十百千”重点项目建设,“十四五”期间,有效投资持续扩大,消费潜能持续释放。一批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浦梅铁路建宁至冠豸山段、龙龙高铁龙岩至武平段、东环高速、靖永高速等重大项目建成通车,漳平抽蓄、武平至梅州段开工建设,龙岩新机场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同意,常青三元前驱体、龙净智慧环保、晶旭半导体、福建龙钢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实施。
内外兼修一体发展 老区迈上“新赛道”
产业能级持续提升的同时,城市发展活力也不断迸发。我市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和南部、北部新城建设,中心城市主城区面积扩大至70.5平方公里,龙岩大道四期、天马西路二期等一批主干道建成投用,城市路网密度达8.73公里/平方公里,202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6.67%,我市成功创建全国“千兆城市”、国家海绵城市,入选国家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中心城区承载力持续提升。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创新推行“158”乡村建设工作机制,探索实践乡村振兴“六个共富”,城乡人均收入倍差缩小至1.8,乡村振兴“一县一片区”“供销农场”等创新做法在全国推广。
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市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厦漳泉都市圈,全方位推动与广州对口合作、与厦门山海协作,成立广龙合作产业园、厦龙山海协作产业园,广汽集团等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岩合作项目均已竣工投产,与厦门建发等3家世界500强企业合作贸易近百亿元,广龙对口合作有关经验获国家发改委肯定推广,厦龙山海协作在全省绩效考评中获第一名。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全国首创向台农发放林下经济不动产权证,连续8年在全国台创园建设发展考评中获得第一名,漳平永福成为大陆最大的台式乌龙茶生产基地。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欧班列“红古田”号实现首列发行,龙岩入选“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深化“十项重点改革”提升工程、“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五联四化”多元解纷体系、股金型林票运行模式等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龙岩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入选获评首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
生态民生双向赋能 老区绘就“幸福卷”
绿色是龙岩最靓丽的底色,民生是发展最根本的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市坚持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协同推进,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识,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
绿色生态底蕴更加厚实。我市久久为功拓展推动形成的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和林改“武平经验”,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升。全市主要流域I-II类优质水比例由2022年的50%提高到2024年的86.8%,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空气质量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等创新举措写入国家深化林改方案,水土流失治理长汀模式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成果案例,林业金融区块链融资服务等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龙岩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入选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龙岩地质公园获批世界地质公园。
人民生活品质改善提高。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建设有温度的幸福龙岩,“大爱龙岩”精神文明品牌拓展提升,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6%。实施“教育强市”“健康龙岩”战略,龙岩学院获批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实现“零”的突破,龙岩入选第二批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实施城市。抓好青年友好、生育友好、老年友好城市建设,龙岩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施城市,成功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记者手记
呼吸着闽西的清新空气,穿行在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工地,记者深刻感受到“十四五”期间龙岩持续跃迁的脚步坚定而有力。这离不开全市干部群众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让老区在“十四五”赛道上跑出铿锵节奏。展望“十五五”,闽西红土地将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跑出革命老区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