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新罗西城:
“警消安”联营小店“链出”社区平安效应
辖区群众在“攀哥的店”服务窗口咨询业务。
辖区居民路过小店接受民警反诈宣传教育。
社区民警邱志攀在店内帮助调处群众矛盾纠纷。
位于登高西路主街的24小时平安便利店。
“妈妈,我也要坐摇摇车!”9月22日上午8时许,新罗区西平社区登高西路主街边一辆卡通警车造型的摇摇车吸引了路过的群众。“店主”社区民警邱志攀热情地告诉过往群众,只要接受小店里的反诈宣传,孩子们就可以免费坐摇摇车。原来,这台摇摇车并非普通的娱乐设施,而是“攀哥的店”为了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反诈宣传而推出的创意举措。
“攀哥的店”是由龙岩市公安局新罗分局西城派出所联合多部门打造的全国首个以社区民警命名的“警消安”联营店。自今年2月27日揭牌营业以来,以其独特的服务模式和贴心的功能区域设置,成为社区居民心中的24小时不打烊“安全便利店”,该小店牵引“链出”社区平安效应,成为社区警务工作的一道靓丽风景。
『链 』入部门资源 创新治理模式
“攀哥的店”虽店面不大,但装修色彩鲜艳,功能一应俱全。店内设有便民服务区、24小时巡警驻守区、心理疏导区和安防器材展示区,为居民提供警务、消防、法律、网络安全等咨询与科普服务,实现“警消安”联动,构建起全方位的安全守护体系。在这里,群众可以找到社区网格员、民警、消防员、人民调解员等基层工作人员,解决各种生活小困难。
“我们‘店铺’开业以来,有些公司法人会过来买安防设施和灭火器,能为他们提供便捷的采购服务,我感到很欣慰。我自己是电子工程专业的,有些居民还会把家里的高压锅、吹风机送过来给我修。”邱志攀带着腼腆笑着说。
比起原来功能单一的警务室,小店大有可为。“攀哥的店”不仅是一个提供安全服务的场所,更是一个“链”接各种群体和部门资源的平台。它整合了公安、消防、城市执法、市场监管、人民调解和共建单位等多方面资源,实现了网格治理力量互联互通、共同发力,是基层网格融合治理的一次有益探索,能有效防范化解社区风险隐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链 』动部门职能 筑牢安全防线
仔细看,“攀哥的店”店铺门前右侧有个告示牌。邱志攀向笔者介绍,“每周我们都会和不同的职能部门对接,在店里定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应急演练、普法宣传等活动,有些活动还会特地安排到晚上举办,吸引更多的居民前来参加。”这种多元化的宣传方式,不仅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意识,还提升了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部门职能的有效落实,不仅要落实在宣教活动的蓬勃开展,更是要具体落实到每一件细微的民生小事。今年3月下旬,辖区丰华商城停车场因经营入不敷出的原因,承租方与租赁方一度产生了剧烈矛盾,停车场承租方来到“攀哥的店”向社区民警邱志攀反映了这个难题。由于停车场涉众面广,利益主体较多,邱志攀考虑到可能引发的涉众风险,他立即联系社区干部、小区物业和商场管理员、业主代表等群体及时介入。经了解,现承租方因2年前投标丰华商城的停车场,标价为每月5.88万元,但经营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入不敷出。承租方与租赁方协商无果,便一直拖欠租金。经过社区民警和干部多次牵头并反复、耐心地调解,双方同意终止合同,承租方补齐所欠租金并平稳移交停车场所有设施,租赁方退还承租方部分保证金,一场极易扩散化的矛盾被化解于萌芽状态。
据了解,自开业以来,已在“攀哥的店”内成功化解矛盾纠纷80余起,收集社情民意260多条,向1400余名群众开展各类反诈宣传。从“坐等靠”救火式执法到“家门口”主动服务的转变,这不仅是西城派出所践行“派出所主防”职能的创新实践,更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为公安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了生动的社区样本。
『链 』接多样群体 打造安全共同体
西平社区是西城街道商户数最多的社区,流动人口较多,群体复杂,矛盾纠纷时有发生。“攀哥的店”凭借温馨环境,成为居民反映问题、化解矛盾的好去处。“还是这里好啊!以前攀哥叫我们去派出所坐,总是觉得怪怪的,感觉好像做错事情了,这里环境也好,来了都是‘客’。”居民黄先生说道。
租住在西平社区公民路的江西籍务工人员王先生自2024年底以来一直没有拿到工资。今年4月初,他来到“攀哥的店”反映情况,邱志攀立即开展走访摸排、背景调查、线索研判等基础工作,联合街道综治干部、社区网格员克服无书面合同、电子数据等作证材料的困难,顺藤摸瓜、多方联动、几经周折,最终做通相关人员的思想工作,成功为王先生追回欠薪,成功化解了一起可能引发个人极端暴力行为的矛盾纠纷。
此外,出于对新业态群体的关心关爱,“店主”攀哥还在店内设置了暖心驿站一角,配备了饮用水、应急充电、雨伞借用等贴心服务,受到群众好评。
通讯员 张春波 张国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