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万安镇:

“竹废料”变身“金疙瘩”


本报讯(通讯员 谢雯 陈漫华)近日,在新罗区万安镇的闽龙机制炭生产项目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机器轰鸣、高效运转,竹屑、竹粉等下脚料被碾磨、塑形、炭化后,制成一根根外方内圆的高品质机制竹炭。工人们熟练地将这些成品炭称重装箱,铲车忙于来来回回地为大卡车装货,让竹制品企业头疼的下脚料瞬间变废为宝,实现增值收益。

据了解,闽龙机制炭生产项目总投资6200万元,年产成品竹炭1400多吨,产值近千万元,产品销往内蒙古、辽宁等地。该项目不断延伸竹产业链,更是带动1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每个月能挣5000元左右,比外出打工强多了。”红光村村民林大姐一边熟练地装箱,一边高兴地对笔者说。

在生产线的精准运转下,一堆堆竹屑蜕变成乌黑机制炭,美了村庄、富了村民,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我们将开展技改项目,增加生产设备及环保设施,不断提高产量,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争取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闽龙机制炭厂负责人表示。万安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镇立足丰富的竹木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竹木产业集群发展。闽龙机制炭项目的成功运营,不仅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