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做“媒”,武平新显产业加速跑


通讯员 邱娴

近日,在福建省唯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学昱看着忙碌的生产车间感慨万千。这家2023年落户武平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两年发展已成功打开市场。“我们一心想往自动化、无人化方向研发新产品,可研发能力薄弱,人才也缺,真不知道怎么办。”回忆起开拓新赛道时的困境,郑学昱记忆犹新。去年,企业为继续提升竞争力,打算研发新一代产品,可产品能否适应市场需求、怎样开展针对性调查,企业负责人反复评估却始终拿不定主意。

“我们的技术难点不少,软件开发是短板,视觉定位、材料学,特别是合金方向的研究,都得攻关。”郑学昱坦言。关键时刻,“驻厂管家”、武平县工信科技局干部张海燕带来了帮助。当地找准新显产业链发展发力点,让党员干部化身“驻厂管家”,扎进产业一线,与企业携手搞研发、拉订单。张海燕介绍:“我们选派福建理工大学的两位教授作为省级科技特派员,为企业‘一对一’服务,开展技术攻关。”

有了专业人才指导,技术升级效果立竿见影。凭借这些研发成果,唯正智能科技成功参与制定行业内PCB钻孔标准,还与中国联通达成战略合作,推动产品智能化升级。如今,企业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还通过了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驻厂管家’服务太贴心了,除了协助供应链、客户端对接,我们有资金需求时也积极与银行沟通,帮了大忙!”郑学昱说。

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提出,要在抓产业链党建上下更大功夫,努力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走前头、作示范。为了让企业获得精准帮助,武平县还通过“党建强企”联合行动,选派50名精通党建业务、熟悉企业经营的骨干,进驻47家规模以上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党员助企“红色专员”,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服务。

“我们从东莞搬过来,多亏‘红色专员’,从项目备案到水电燃气报装,再到竣工投产后的招用工、政策申请,都提供贴心服务。”福建条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进介绍,该公司于2024年5月投产,今年生产线迅速达产满产,与多家知名企业签订大额订单,实现营收大幅增长。

如今,武平已逐步构建起“光学材料—显示面板—触控/显示模组—智能终端”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格局。截至今年6月,该县已建成上百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成功引进新型显示企业126家,税收达7600多万元,新型显示产业全产业链营收近百亿元,成为推动武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