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汲取奋进力量,照亮前行之路
■ 吴兴河
《浴血荣光》以“党的建军路线”和“人民就是江山”为叙事主线,从1927年南昌起义到1935年遵义会议,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岁月中浴血奋战、探索前行的伟大历程,让人深受触动,也引发了诸多思考。
信仰如磐,初心如炬
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因利益而结成的政党,而是以共同理想信念组织起来的政党。建设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首先要从理想信念做起。剧中,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血雨腥风中,没有丝毫退缩,毅然决然地扛起了革命的大旗。南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秋收起义的星火,点燃了中国革命的希望。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坚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提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为党和军队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正是因为有了坚定的信仰和明确的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才能在一次次挫折中奋起,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不断成长壮大。
人民至上,江山在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彰显了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追求,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有机统一,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剧中,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深刻诠释了这一理念。无论是红军战士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互帮互助的感人场景,还是人民群众为支持革命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伟大壮举,都让我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力量。在反“围剿”战争中,中央苏区的百姓们节衣缩食,为红军送粮送物;在长征途中,无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带路、掩护伤病员。历史充分证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只有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我们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历史也证明,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闽西印记,红色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杭古田考察时强调,我们现在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的烈士英雄,不能忘记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浴血荣光》充分展示了闽西这片红土地的特殊意义。古田会议会址、长汀古城等熟悉的场景不断出现,让人倍感亲切。这些地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红色基因的传承地。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它确立的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对后来党的建设和军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长汀作为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和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闽西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好红色基因,讲好闽西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浴血荣光》不仅是一部电视剧,更是一部生动的党史教材,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决心和信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从这部剧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开创新的伟大远征。我们党要始终做到听人民呼声,与人民同行,为人民执政,尤其不能忘记老区人民,要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永远牢记人民群众是力量源泉,从而凝聚起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出全社会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在新的长征路上再书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