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育儿补贴”诈骗陷阱
近日,《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正式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孩子年满3周岁。这一惠民政策的出台,旨在减轻家庭育儿负担,鼓励生育,对广大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然而,随着政策的公布,诈骗分子也迅速“蹭热点”,利用群众对补贴政策的关注,编织配套骗局实施诈骗。他们通常会假冒官方发布短信,冒充卫健委、财政局等政府部门,发送含有虚假链接的短信,声称可“快速申领育儿补贴”,诱导群众点击陌生链接填写个人信息及银行卡信息;或者伪造政府网站,制作高仿“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或地方卫健委网站,设置“育儿补贴申领”飘窗,要求输入身份证、银行卡及验证码等信息,这类网站界面看似与官方一致,实则网址存在细微差异;还有些诈骗分子会在微信群、QQ群发布“育儿补贴快速申领”“过期视为放弃”等虚假信息,制造紧张氛围,通过“名额有限”“最后三天”“点击链接即可申请”等诈骗话术诱导群众。
警方提醒广大群众,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申领育儿补贴等正规补贴,一定要通过官方指定的渠道和流程进行。目前,各地育儿补贴申领工作还在逐步推进中,均尚未开通线上申领渠道,预计8月下旬才会陆续开放。凡是现在就主动联系你“领取育儿补贴”“领取五险一金补贴”等,要求你点击链接、扫描二维码,填写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的,一定是诈骗。
在面对各类补贴申领信息时,务必保持冷静,不要被高额补贴的诱惑冲昏头脑,仔细核实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如遇可疑情况,应立即拨打110或96110进行咨询举报,避免遭受财产损失。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这类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切实保障群众的财产安全。
(本文源自“新华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