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层外的世界


漳平市双洋中学 谢巫灵煊

在寂静的黑夜里,飞船下燃烧的火焰就如同每一位科研者心中的希望,带着中国人民期盼已久的航天梦,升上天空,穿过大气层,在外太空浩瀚无比的世界回响。这是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取得的成功,也是中国向太空迈进的一大步。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对太空有着无限的向往。就如“嫦娥奔月”“夸父追日”一般,圆圆的月亮、炎热的太阳,对人们来说就像是心中的执念;后来对太阳系、对月亮的探测器,也是从这些神话传说中获得的灵感。

如今,在2025年的5月末,“天问二号”满载着对漫漫太空的好奇,向着外太空进发,开启我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向着深空迈出了新的一大步。在这一步的背后,是无数科学家们的汗与泪。每向深空走一步,都承载着无数人的殷切希望与努力;每一次看到外太空的浩瀚光景,都是科学家们在身后托举。这何尝不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他们身上背负着来自国际的审视目光,承载着人民的期望,不知多少个春秋、多少个日夜,坐在桌前一次次地试验。尽管会失败,但依然在尝试。

除了航天工程,我国还有很多在各自领域辛勤工作的劳动者,其中,与我们生活最相关的一位科学家,当属袁隆平——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1960年,袁隆平看着饱受饥饿的人们,心中备受触动,决心为人民做些什么。后来,他在许多株水稻中发现一棵与其他不太一样的“不育株”。正是这株“鹤立鸡群”的独苗苗,让他有了新的发现。他潜心研究,就这样,我们如今食用的“杂交水稻”诞生了!依靠这个新品种,我国的粮食亩产量持续提高,人们也能吃上饱饭了。而袁隆平老先生,并不只是让中国人民吃饱饭,还将这项技术传至国外,造福全球。正是有像袁隆平一样的科学家为国家、为世界默默奉献、努力奋斗,我们的生存之地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杂交水稻”的产生就如同我国在航天领域的突破一样:我国的载人飞船首次升入太空圆满完成任务,突破大气层,进入无际的太空;无数领域的突破也如冲破大气层一般,抵达外太空这块“新领域”。当然,冲破大气层的重要支撑,必然是许许多多像拥有坚硬“外壳”般的科学家们。他们以顽强不屈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奋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似乎就是他们的代名词。在这些代名词的背后,则是无数的丰功伟绩。岁月流转中,或许他们的脊柱弯了,但这些功绩却让他们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愈发高大。他们撑起了国家!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是祖国的青少年、好少年,是祖国的脊梁。忆往昔,前辈们的血液与汗水铸就辉煌;看今朝,祖国的明灯指引我们前行。少年强则国强,传承科学精神,让梦想冲破大气层,在辽阔的未来启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