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龙呼少年万里聚 民族团结一家亲
——“龙呼少年心交融”研学活动侧记
开营仪式现场
龙呼少年学习交流
到吐鲁番盆地,品尝『最甜葡萄 』
走进军垦第一连,体验开垦艰辛
■龙媒体记者 卢丽宽 通讯员 张琳娜 文/图
“新疆的葡萄甜,新疆的朋友更亲!”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学生陈佳羽凡的一句话,道出了这场跨越4000多公里研学之旅的温暖底色。近日,“龙呼少年心交融·共筑团结绘新篇”主题研学实践活动圆满落幕,龙岩的44名中小学生在新疆大地上,用脚步丈量山河,用心灵联结情谊,为民族团结写下生动注脚。
这场研学以“心交融”为纽带,让两地少年的情谊从初见时便暖意涌动。活动伊始,龙岩与呼图壁的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民族情深,呼图壁县龙岩市奖教奖学基金同步成立,为当地教育发展注入新动力,也为龙呼两地教育协作翻开了崭新篇章。
在昌吉州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摩尔斯电码的神秘、葫芦烙画的古朴、沙画创作的灵动,让学生沉醉其中,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新奇世界的大门。下午,他们走进呼图壁县第三中学,与当地伙伴互换承载心意的礼物。精美的小饰品、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具,每一份礼物都饱含着孩子们的深情。随后,大家共演文艺节目,欢快的歌声、活泼的舞蹈,让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同烤羊肉串时,阵阵香气弥漫,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跳民族舞时,大家手拉手,脚步轻盈,让“龙呼一家亲”的种子悄然发芽。
研学途中,自然奇观与人文厚韵交相辉映。江布拉克大峡谷的层叠绿意,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吐鲁番坎儿井的千年智慧,似地下巨龙默默滋养着绿洲,让学生们不禁为古人的巧思点赞;火焰山的赤色传奇,那赭红色岩壁记录着地质变迁,仿佛在讲述岁月的故事,让课本里的文字跃然眼前。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里,先辈们开垦戈壁的艰辛与团结互助的故事,如同一座精神灯塔,照亮了少年们的心灵,让他们深切体会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磅礴力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等文物,解码着丝路文明的多元一体,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新疆大剧院的《千回西域》,以360度全景舞台,将多民族艺术的魅力浓缩成震撼的视听盛宴,让大家沉浸在民族文化交融的美妙氛围中,深刻读懂“团结”二字的分量。
临近尾声,五工台镇幸福村的非遗体验里,中药香囊的芬芳萦绕鼻尖、皮影戏的灵动引人入胜、葫芦雕刻的精巧令人赞叹,这些都定格成孩子们难忘的记忆。大丰镇石榴馆中,龙岩市教科院附小与呼图壁县大丰镇龙岩小学共同揭开教育对口支援牌匾,这是跨越山海的约定落地生根,更是两地教育携手共进的美好开端。临别时,感悟分享环节,孩子们纷纷讲述着自己的收获与感动,真挚的话语令人动容。荣誉证书的颁发,是对他们此次研学之旅的肯定。而共跳《黑走马》时,那欢快的节奏、灵动的舞步,将团结之情推向高潮,为这场研学画上圆满句号。
千里相聚虽短,民族团结情长。龙呼少年用真诚与热情,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心中深深扎根,更让这段跨越山海的情谊,成为共筑中国梦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