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1.8万台(套)农机具助力“双抢”


本报讯(龙媒体记者 陈斯斌 通讯员 廖华英)近日,在永定区金砂镇赤竹村,连片稻田如鎏金铺地,4台收割机开足马力穿梭其间,收割、脱粒、粉碎稻秆一气呵成,饱满的稻粒被送入车载粮舱。收割机刚驶离,拖拉机便冲上地块,铁犁翻卷沃土,一收一耕无缝衔接。种粮大户陈安娣满脸喜悦:“120余亩早稻,以前10个人要忙15天,现在3台收割机5天就收完,人力成本省了不少。”

连城县莲峰镇朱坊村的农田里,夏种场景同样热闹。插秧机来回穿梭,将翠绿秧苗精准植入水田。“我们用大钵体秧盘育秧,配合高速插秧机,一台一天能插秧20亩以上,是人工的十多倍。”连城县隆城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溪龙说,这种方式让秧苗生长周期缩短一周左右,可避开秋季寒流对水稻结实的影响。

收获的粮食也有了机械化保障。长汀县亿榕家庭农场内,10台烘干机满负荷运转,传送带输送、全自动控制,在潮湿雨季确保粮食烘干质量。农场主黄秋香感慨:“以前怕连阴雨让粮食发霉,现在自家100余亩早稻能烘干,还可向周边农户提供烘干服务。”

为保障今年“双抢”期间农机需求,我市农业农村部门不断完善农机作业、应急和服务保障体系,共检修各类农机具3.6万台(套),投入各类农机具1.8万台(套),确保“双抢”高效推进。此外,近年来我市还积极补齐粮食烘干设施装备短板,去年新建或改造了21个标准化粮食烘干中心(点),今年将再建28个,力争粮食产地烘干能力达93%以上。目前,全市早稻收割进度超70%,晚稻栽种有序推进,预计8月上旬完成“双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