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临江:球场升级改造 彰显民生温度
近日,上杭县临江镇东南社区球楼山、菖蒲塘、杉树窝、奋斗窝四个安置点的篮球场改造升级工程顺利完成并投入使用,成为社区居民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要场所。从回应群众诉求,到推动场地改造,社区人大代表小组全程跟踪监督,助力民生福祉提升。
今年5月15日,上杭县临江镇东南社区人大代表小组组长蓝涛在该社区球楼山安置点走访。安置点居民李师傅等居民反映,球楼山全民健身场所,地面坑洼、篮球架锈蚀,影响使用。
据了解,为支持棉花滩水电站建设,原上杭县稔田镇黄罗村、梅镇村等地村民于1999年至2000年移民搬迁至上杭城区,分别安置在球楼山、菖蒲塘、杉树窝、奋斗窝四个安置点,辖区总面积24.04万平方米,共有居民3348人,四个安置点均配套建设了篮球场等全民健身场所。2023年以来,由于缺乏定期维护修缮,这些球场陆续出现篮球网破损、篮球架锈蚀、地面坑洼及设施老化等问题。
代表小组起草了《关于修缮东南社区四个安置点篮球场的建议》,于5月21日由上杭县临江镇人大主席团提交临江镇镇政府办理。5月26日,在上杭县临江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四个安置点的健身场地整改列入民生实事项目,30余万元修缮资金也迅速到位。
“硅PU塑胶地面厚度够不够?围网材质够不够扎实?”6月3日,施工队伍进场后,代表小组的成员们成为工地上的“常客”。他们带着卷尺量地面、踮脚看围网质量,还拉着施工队负责人念叨:“居民盼着早日用上新场地,进度得赶,但质量绝不能松!”
从地面铺设到灯光更换,从立柱刷漆到围网安装,蓝涛和其他代表们全程跟踪督办:施工慢了,就协调社区和施工队优化流程;材料规格有偏差,当场要求返工整改;居民提出“希望灯再亮些”,立刻反馈给施工队。在镇社区发展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这场改造工程按“居民需求清单”稳步推进,每一个细节都浸透着“把实事办实”的较真劲儿。
“以前这儿坑坑洼洼,现在脚感跟专业球场似的!”7月22日,站在奋斗窝安置点的新篮球场上,运动爱好者蓝先生拍着球笑出声。新铺设的硅PU塑胶地面色彩鲜亮,新换的篮球网随风轻摆,明亮的球场灯把夜晚照得如同白昼——四个安置点的篮球场,彻底告别了“破、旧、险”的老样子。
居民们用脚步给这份“民生答卷”打分:傍晚时分,球场上满是奔跑跳跃的身影,有组队对抗的年轻人,有带孩子学投篮的家长,甚至周边乡镇的运动爱好者也专程赶来“打卡”。“电力公司的球友都说,咱这场地现在比他们单位的还好!”曾经吐槽的李师傅话里现在满是自豪。
小球场也连着大民生。上杭县临江镇东南社区健身场地的焕然一新,是当地人大代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注脚。从捕捉群众诉求到推动资金落实,从监督施工质量到见证居民笑脸,每一步都彰显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担当。同时也为上杭县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助力。
(通讯员 杨国鑫 林玉莲 刘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