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

治水兴生态 青山变金山


图为武平湘店汀江(武平段)流域一角。通讯员 郑涛 摄

通讯员 邱娴

在武平县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上,汀江(武平段)如一条碧绿的丝带,蜿蜒穿过多个乡镇,滋养着一方水土与人民。近年来,武平县以创新为引领,以治水为笔,精心绘就了一幅“河清、水畅、岸绿、景美”的生态新画卷。

近日,笔者走近武平县桃溪镇桃澜溪,只见河岸两侧的栈道铺设得平整有序,河水清澈见底;沿岸的村民们三两结伴,悠闲地漫步于河畔......这幅乡村生活图景,生动诠释了桃溪镇“一河两岸”建设带来的喜人变化。

桃澜溪,又名桃溪河、小澜河,是汀江中游右岸的一条支流,为武平县境内第二大的河流,发源于武平县大禾镇贤坑村南顶山,流经大禾、桃溪、湘店等乡镇,于湘店镇河口汇入汀江。

作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桃溪镇以治水项目为契机,大力实施“一河两岸”绿化工程,改造河湖长制公园,全面提升沿河生态景观。沿河两岸铺设了约2400米的护栏暖灯带,建成了5公里长的健身步道和3个亲水平台,集镇面貌焕然一新。依托集镇沿河的生态美景,桃溪镇还将传统“圩天集市”迁移至沿河路段,由村办企业统一运营,预计可带动村集体增收约8万元,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此外,武平县还将生态治理与地方特色产业结合,因地制宜统筹山、水、茶等资源优势,统筹做好“水经济”运维文章,催生共富水经济。通过水系治理和现有茶寮、百茶园、桃澜茶院等茶旅融合项目,大力开发滨水露营、竹筏漂流、水上浆板等文旅项目,不断丰富旅游新业态,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产学研”一体化服务链,全力绘好“桃韵茶乡·山水画廊”新画卷,让“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

桃澜溪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武平县推进汀江(武平段)综合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武平县深入践行“以水为基底,以流域为实施范围,以综合治理为手段,带动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的理念,坚持治水兴水,构建水清岸绿的亮丽生态美景,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通过加强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水污染防治与水质提升,落实河湖长制,强化联防共治等措施,形成了全民共治的强大合力,水质持续稳中向好。

在政府的主导下,闽粤赣“三省五县”生态保护区域协作机制得以深化,“生态司法+河湖长制”“河长+检察长”等协调联动模式日渐成熟,河湖长制向“河常治”延伸。下一步,武平县将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同时,深化“河湖长+警长+社会力量”模式,推动治理向小微水体延伸,打造“幸福河湖”武平样板。

如今的汀江(武平段),碧波荡漾,白鹭翩跹,一幅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武平县以水为媒,不仅守护了绿水青山,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奏响了新时代的绿色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