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以工代赈铺就致富路
本报讯(通讯员 温连光 傅丽滨)“验收重点聚焦工程质量、群众务工组织、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等关键环节,全面评估‘赈济’实效。就目前而言,效果明显。”21日,谈起新罗区专项验收组对岩山镇玉宝村、芹元村两条以工代赈乡村道路项目进行综合验收时,新罗区发改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此次验收的玉宝村十八重溪至小九寨道路和芹元村芹元尾至石盂头道路,分别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640万元和省级预算内投资100万元。验收组通过实地查看、资料核查、电话回访等方式,严格把关项目质量。
玉宝村十八重溪至小九寨道路项目总投资1001万元,按四级公路标准建设,新建6.5米宽乡村道路1.603公里,是玉宝村连接漳平台创园以及龙岩中心城区的重要交通道路,也是龙硿洞、玉宝森林王国、红尖山、永福精品旅游路线的关键一环。项目创新采用“以工代赈+技能提升”模式,组织86名村民参与建设,开展专业技能培训5期。村民们在参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入,累计发放劳务报酬220万元,带动户均增收2.5万元,还学到了一技之长,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打下了基础,真正实现“修一条路、育一批人、富一方百姓”。
而芹元村芹元尾至石盂头道路全长1.097千米,路面宽度7.5米,预算投资1058万元。该项目的建设,有效引导从集镇中心横穿的重大型货车从集镇外侧经过,不仅保证了集镇居民通行顺畅以及货运车辆有序运行,还改善了集镇道路尘土飞扬等环境问题,保障了居民及岩山学校中小学学生的通行安全。
两条路的建成,明显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村民出行时间大幅缩短,不仅解决了600余户村民“出行难”的问题,还带动了112名当地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实现增收。此外,项目串联起3个特色农业基地和2处生态旅游资源,产业带动作用突出。
“道路修好后,来我们果园采摘的游客越来越多,农产品也能更快地运出去卖,收入比以前增加了不少。”玉宝村党支部书记董锦坤开心地说道,参与建设的脱贫群众人均增收2万余元,就业增收成效显著。同时,项目建设过程中同步开展道路养护等技能培训7场次,提升了村民的劳动技能,真正实现了“共富”的目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近年来,新罗区积极推动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围绕“交通筑基、产业造血、就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将以工代赈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紧密结合。通过构建“以工代赈+”模式,在完善农村路网体系的同时,探索出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培育、就业促进有机结合的新路径。
编辑手记
新罗区以工代赈项目,通过玉宝村、芹元村道路建设,验证了“交通筑基、产业造血、就业富民”模式的有效性:带动112名群众增收,发放劳务报酬220万元,并串联3个农业基地和2处旅游资源。该区将农村基建与产业培育、就业技能培训结合,既能解决“出行难”等民生问题,又能激活区域经济。同时,严格工程验收,发放劳务报酬,确保赈济实效,推动致富路径规范化、可持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