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爱食“姜”
■曾岩
晨光透过厨房的玻璃,将妻子忙碌的身影拉得很长。她系着碎花围裙,正将切得厚薄均匀的姜片放入砂锅中。锅里的米粥咕嘟咕嘟冒着泡,生姜特有的辛辣香气,混着谷物的清甜,很快便在整个屋子里弥漫开来。
看着这熟悉的场景,我总会想起孔子那句“不撤姜食,不多食”。孔子不仅以卓越的思想和教育成就影响了千秋万代,更以其超凡的长寿令人惊叹不已。在那个平均寿命仅30岁左右的春秋时代,孔子却活到了73岁,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而在这奇迹的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个被历史轻描淡写的细节——他爱食姜。姜,这种平凡而普通的食材,竟与孔子的长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我们一家了解到孔子的食姜智慧与姜的养生功效后,生活悄然发生了改变。妻子是这场改变的“主导者”,她将对家人健康的重视,化作与姜有关的点点滴滴。每天清晨,厨房的灶台上总会准时响起煮姜粥的声音。有时是细腻的姜粉,与大米一同在水中翻滚;有时是新鲜的生姜片,在粥快煮好时投入,让姜的味道充分融入其中。煮菜时,妻子也离不开姜,无论是清炒时蔬,还是炖煮荤菜,几片姜总是必不可少。她常说:“姜是厨房里的‘万能药’,既能去腥增香,又能让菜更有营养。”
母亲每年都种了很多小黄姜。母亲种的姜,姜块饱满,姜芽鲜嫩,姜皮光滑,姜肉紧实,散发着浓郁的姜香,品质很好。每次回去看母亲,母亲都会精心挑选一些最好的姜,给我们装上一袋。妻子特别爱母亲种的小黄姜,当看到母亲种的姜时,眼睛都会发亮,直夸母亲种的姜比市场上买的好太多,又老又辣,药效特别好。母亲种的姜,承载着她对孩子们深深的爱与牵挂,也成为我们家庭养生的重要食材。
孔子留给我们“食姜”的智慧,也给我们家提供了健康养生的指引。姜不仅仅是一种食材,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妻子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不仅关心家人的身体健康,更将这种关心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她通过合理搭配饮食,巧妙运用姜的养生功效,为家人打造了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而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则体现在她对姜的精心种植和无私分享。她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种下了一片健康的希望,也种下了对孩子们深深的爱。
每当我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母亲种的姜,喝着妻子熬的姜粥,感受着姜带来的温暖与健康,我们都能深刻地感受到家庭的幸福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