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

智能管理育“甜瓜”


图为智慧大棚里长出的“才溪红”西瓜。

本报讯(通讯员 陈丽媛 罗明旺 文/图)炎炎夏日,西瓜是人们消暑解渴的必备佳品。而在上杭县才溪镇溪北村,西瓜种植早已告别传统“靠天吃饭”的粗放模式。

6月16日,笔者走进才溪镇溪北村的智慧果蔬基地,只见一排排现代化大棚整齐排列,基地负责人黄长良正带领工人们进行精细的田间管理,为下一季的丰收精心筹备。

这里的西瓜采用吊蔓栽培方式,每一株藤蔓都得到了精心照料。黄长良一边忙碌一边介绍,他今天的工作除了采摘一些成熟的西瓜,还要进行挂蔓抹芽。“挂蔓抹芽做好,第二批西瓜才能顺利挂果。”

“才溪红”西瓜之所以能拥有卓越的甜度和品质,得益于大棚内精准可控的生长环境。温度、水分、肥料等影响西瓜生长的关键因素,在这里均实现了智能化管理。

黄长良进一步解释道:“我们棚内可以精准调控温度、水分和肥料。在接下来的几天,适当减少浇水量,西瓜的甜度就会提高。”他接着说,在西瓜成熟的关键期,他们还会通过施用特定有机肥来“催甜”。“我现在施用有机肥,像含有胰蛋白成分的肥料,能增加西瓜的糖度,一般甜度达到十三以上是没问题的。”

智慧基地不仅注重产品品质,更追求种植效率和土地产出的最大化。基地采用高效的“西红柿+西瓜”轮作模式,实现一年两熟。同时,积极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致力于寻找更适合当地气候和市场需求的优质品种。

黄长良介绍:“我们一般一年种植两季作物,先种植西红柿,收获后再种植西瓜。目前,我们新引进了四个西瓜品种进行试验,看看它们能否适应我们当地的天气条件,能否种植成功。”他满怀期待地预计,“如果每棵西瓜苗产量按三斤计算,一个棚有五千棵西瓜苗,那么产量就能达到一万五千斤。”

才溪镇智慧果蔬基地的西瓜种植,是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的生动范例。从智能环控到精准水肥管理,从吊蔓栽培到科学轮作,科技的融入让西瓜种植更加高效,品质更为稳定。这份“科技甜”,正借助“才溪红”品牌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桌上,也甜进了才溪乡亲们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