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AI赋能+文创破圈
新罗公安打造全民反诈智防生态
『警花宣讲团 』自创反诈快板表演。(资料图)
“嘉乐反诈诊所”在社区为居民开展反诈“义诊”活动。(资料图)
民警深入紫金山实验学校开展反诈宣讲活动。
网格员和民警一同深入辖区开展反诈宣传。
■通讯员 张春波 方焱林 张国娟 文/图
在新罗区的街头巷尾,反诈宣传正以别出心裁的方式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短视频平台上,AI生成的警察叔叔化身为反诈主播,用通俗的话语揭穿诈骗套路;各类普法活动现场,印有反诈标语的矿泉水瓶成为亮眼的流动警示牌;校园课堂里,孩子们捧着原创的漫画书,在趣味盎然的故事中筑牢防骗意识;茶余饭后的闲暇时光里,精心制作的“警花酥”成了反诈宣传新载体;社区街头的移动“反诈诊所”为银发群体提供防骗守护;“攀哥的店”更凭借接地气的宣传,成为街坊邻里信赖的安全感补给站。这些创新形式让反诈知识春风化雨般浸润着每个角落。
从指尖到心尖 宣传破壁突围
龙岩市公安局新罗分局顺应时代发展,以科技赋能构建反诈“云盾”,用指尖宣防激活全民“免疫细胞”,探索创新“智能创作+靶向传播”反诈视频生产体系。其中,依托AI技术搭建“反诈剧本生成模型”,输入辖区高发电诈案例数据,自动生成剧本并智能添加龙岩本地方言配音,制作出《我是清汤粉,我不同意你被骗》等系列反诈视频;引入虚拟数字人,通过深度学习模拟真实民警语气,打造《回答我!》等系列反诈提醒短视频;运用AI技术制作短片,揭露诈骗话术逻辑,让防骗知识精准触达百姓生活的神经末梢,实现反诈宣传从“人海战术”到“ 智防生态 ”的转变。
2025年1月4日,新罗公安把警营开放日的活动舞台从机关大院搬到龙津湖公园。活动中,铁骑表演穿插自编自创的反诈Rap,特警战术演练融入反诈快板表演,硬核技能与软萌宣教碰撞出奇妙火花。群众现场扫码参与各类反诈宣传活动。现场最吸睛的当属新罗分局警花宣讲团精心编创的反诈快板。这支被孩子们亲切称为“木兰姐姐队”的警花宣讲团,自2024年成立以来,已然成为反诈宣传一线的亮丽风景线。9名来自不同警种的年轻女民警,充分发挥各自专业特长,秉持寓教于乐的理念,灵活定制宣讲方案。无论是开学季走进校园,还是暑期档活跃在公园街头,她们总能用温柔又坚定的声音,将反诈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龙岩实验小学的林老师对此深有感触:“不同于传统的普法方式,警花宣讲团用案例演绎把诈骗套路一一拆解,就像拆盲盒一样,精准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正是这样别出心裁的宣讲方式,让反诈的火种在一次次互动中,悄然播撒进群众心间。
从Rap到网格 宣防全新动能
“环环相扣,识破所有阴谋,不会低头,社会由我们把守......”该局青年民警傅梓濠创作的反诈Rap《反诈使命》,将反诈知识融入潮流说唱音乐,在青年群体中掀起传播热潮,起到了良好的反诈宣传效果。这部反诈说唱MV还被国家反诈中心转发推广,引发热烈反响。
针对各类高发诈骗类型,新罗公安先后邀请岩籍奥运冠军、人大代表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精心设计制作了“我为反诈代言”“奥运冠军喊你来反诈”系列短视频。结合不同时间、节点,新罗公安每周还组织民辅警自编自导拍摄各类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反诈宣传短视频。
为扩大宣传覆盖面,新罗公安发动各乡镇、街道在社区、村居微信群进行推广转发反诈预警防范海报、短视频等;在居民区、商业大楼电梯口安装电子屏幕,播放反诈宣传视频。仅今年以来,反诈宣传短视频、预警防范提示受众260余万人次。
“前几天差点就掉进诈骗陷阱了!”市民林女士心有余悸地说。当时她刚好带着孩子路过西城派出所牵头创办的“攀哥的店”,看到“接受反诈宣传即可免费坐摇摇车”的“广告”,便让孩子体验了一番。趁着孩子玩耍的间隙,她向邱警官咨询了近期打算参与的“美容院投资项目”,这才发现自己加入的微信群里暗藏玄机。“我当时正打算先投一笔小钱试试水,幸亏及时来咨询,不然就上当了!”林女士感慨道。
从舌尖到手边 构筑文创矩阵
2024年以来,新罗公安以“可互动”为核心理念构建文创矩阵,将反诈知识有机融入“可吃、可看、可玩”的生活场景,让防骗意识从校园课桌延伸至社区餐桌,匠心打造浸润式全民反诈生态圈。
“被骗了就打96110!”二年级的小邹同学一回家就向奶奶“科普”。原来在家长义工进校园活动中,一位街道干部家长带来了新罗公安自编自创的《西游新传之反诈真经》系列漫画书。书中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取回反诈真经,将诈骗分子比作“牛魔王”“白骨精”等妖魔鬼怪,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拆解各类诈骗套路。孩子们捧着漫画爱不释手、争相传阅,观摩的家长们纷纷感叹:“这才是传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
“大爷,全国反诈预警劝阻电话是多少?”“96110!”“对啦!”“嘉乐警官,终于见到你了,我之前可经常看你的反诈宣传视频呢!”2024年1月,以西城派出所民警陈嘉乐名字命名的“嘉乐反诈诊所”正式“开诊”。陈嘉乐和战友们化身“警医”,精心制作反诈“义诊”问诊单,耐心倾听群众反映的日常生活中容易遇到的电信网络诈骗“疑难杂症”,结合工作经验为群众分析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分析预判每位“问诊人”的被骗风险,并一对一开出反诈“警嘱”。
从AI科技到市井烟火,从“攀哥的店”定点驻守到反诈诊所、警花宣讲团“主动出击”,新罗公安用“创意+诚意”重新定义了反诈宣传——它可以是短视频里的一声警笛,警花酥、矿泉水瓶上的一句提醒,更是路边小店24小时亮着的那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