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上的“夜话课堂”
夜幕降临,武平县象洞镇光彩村文化会客厅却热闹非凡。一场别具一格的“板凳宣讲会”,让农忙时节的乡亲们在劳作之余,收获了满满的精神滋养。武平县象洞镇“福小宣”小蜜蜂岩讲家小分队创新推出的“庭院夜话”宣讲新形式,正成为乡村夜晚最温暖的风景。
眼下正值烤烟采收、百香果管护的农忙关键期,宣讲员们充分考虑到村民的农事安排,将活动贴心地定在晚饭后。劳作一天的村民们,摇着蒲扇、搬着板凳,陆陆续续汇聚到居民庭院。这种“错峰宣讲”,既不耽误农事,又让文化服务真正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宣讲现场,没有高高在上的讲台,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宣讲员以方言讲述“象洞革命史”,通过“南昌起义军进入象洞及其影响”“红军井”等本土红色故事,让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在竹椅板凳间流淌,并结合近期农用车交通事故案例,讲解违规驾驶的危害及头盔正确佩戴方法、反光条粘贴技巧。在“你问我答”环节中收集到11条建议,既有关于宣讲题材的建议,也有提议增设百香果种植培训的“金点子”。每一条都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宣讲员们认真记录,让这场宣讲真正成为双向交流的桥梁。
以往传统报告式宣讲,理论性强却缺乏吸引力,而“庭院夜话”以“故事会+拉家常”的立体模式,打破了宣讲的距离感。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在轻松的氛围中,党的理论、惠民政策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地走进了心坎里。有村民感慨:“这样的宣讲就像一家人围坐聊天,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随着最后一批村民踏着月色归家,文化会客厅的灯火依旧明亮。未来,象洞镇“福小宣”小蜜蜂岩讲家小分队还将继续穿梭在乡间小道,用带着“泥土味”“烟火气”的宣讲,把幸福生活的密码传递到千家万户,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本文源自“武平发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