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文物变身啦!猜猜TA是谁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播领域,为千年文物注入新活力,开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全新格局。今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市融媒体中心借助AI的创意之眼,重新发现龙岩文物的别样魅力——瞧!AI简直就是文物界的“复活甲”!以前那些文物就安安静静地待在展柜里,虽然知道它们超有料,但咱也很难真正get到它们的魅力。现在好了,AI大手一挥,这些老古董们都跟打了“活力针”似的,变得超萌超有趣!

先瞧这宋褐釉楼阁式陶谷仓盖罐,原本它静静伫立,尽显宋代捏塑工艺的精湛。现在倒好,摇身一变成了憨厚的“谷仓小卫士”,圆滚滚的肚子,头顶小阁楼盖子,脸上还挂着萌萌的表情,仿佛在说“我可是守护粮食的小行家”。

清楠木雕渔翁摆件也不甘示弱,“渔翁老爷爷”从武平县博物馆“跑”出来,化身成了欢乐的卡通形象。他靠在蒲团上,一手拿着小鱼,一手撑着头,笑眯着眼,身边还放着装满收获的小竹篓,逢人便讲当年捕鱼的趣事。

清云龙纹长方形石砚也来凑热闹,方正端庄的它,砚额镂空雕饰的云龙纹栩栩如生。现在它化作“文房小精灵”,脸上挂着可爱的微笑,蹦蹦跳跳地分享古代文人墨客的书写故事。

还有青铜时代的穿孔石戈,化身“石戈小勇士”,仿佛在诉说当年战斗的辉煌;宋长汀南山窑黑釉瓷盏,俏皮地变成“黑釉小使者”,展示宋代长汀南山窑的制瓷风采;清狮钮六角铜熏炉更是威风凛凛,带大家穿越回清代的雅致生活;明隆庆五年四蒲牢系铜钟也按捺不住,向世界宣告明代的铸钟工艺和祈福心愿;唐青釉双系瓜愣瓷罐和汉青釉划花水波纹双辅首耳罐也结伴而来......

这些文物“小可爱”们,用古灵精怪的表情和搞怪动作,把尘封的历史变成了超有趣的“故事”,原来严肃的老物件,也能成为可可爱爱的“历史课代表”!快来和这些反差萌拉满的文物“网红”互动,拿起手机扫描微信二维码,解锁龙岩历史的另一面惊喜吧!

(文图源自“龙岩市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

用AI解锁历史

以前说起历史,好多人都觉得头大,那些古老的东西感觉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但AI一来,把文物变成了超酷的动漫形象、超有意思的短视频主角,历史瞬间就成了大家的“新宠”。

AI让历史不再是书本里干巴巴的文字,而是变成了能互动、能逗笑咱的好朋友。这么一来,大家都忍不住想去深入了解一番。而且,这对文物保护也超有意义。以前可能觉得保护文物是专家的事儿,现在大家都觉得自己和文物有了“交情”,都想为它们出份力。

AI这波操作,不仅让历史文化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还在大家心里种下了一颗热爱历史、保护文物的种子,必须狠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