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老人味” 专家建议做好四方面


我们在老年人身上常常能闻到一些特殊的气味。很多人觉得这种“老人味”是由不洗澡、卫生不洁引起的,其实并非完全如此。研究发现,大多数人40岁后就会逐渐产生这种“老人味”,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加重。这种“老人味”与壬烯醛的化学物质有关,它是皮肤油脂被细菌分解氧化后的产物,随着衰老产量增加。

由于壬烯醛不溶于水,洗澡只能洗去很少部分,大部分的壬烯醛留在皮肤表面,仍会发出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同时,老年人皮脂腺减少,皮肤易干燥、脱屑,脱落的皮屑被微生物分解后也会产生难闻的气味。因此,“老人味”是身体衰老的一种表现。此外,患有口腔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患者也会散发出明显的异常体味。

如何远离“老人味”,专家建议:保持个人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更换内衣、内裤,鞋袜要透气;每周洗澡1~2次,去除皮肤、头发表面的污垢和异味,沐浴后皮肤及时涂抹保湿乳以预防干燥;大小便后注意保持身体清洁。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老年人,家人要给予充分的关心和帮助。生活方式良好:多喝水,多吃蔬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预防便秘;不大鱼大肉,适量补充蛋白质;作息规律,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戒烟、戒酒。坚持有氧运动:坚持适度的户外运动,如健步走、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皮肤的新陈代谢,保持毛孔和汗腺通畅,促进皮肤健康。及时治疗原发病:老年人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发现身体出现明显的气味变化,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排除基础性疾病。

(来源:人卫健康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