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汀江源绽放生态『独特风光 』
研学活动(资料图)
茶农采摘茶叶(资料图)
天下客家第一漂(资料图)
本报讯(通讯员 林加涛 王璐)昨日,在长汀县庵杰乡涵前村230亩茶山上,茶农正忙着打理茶山、为茶山后续施肥做准备工作。近年来,该村凭借汀江源生态优势,种植由台湾引进的软枝乌龙茶,特色农产品“龙门红茶”赢得了众多茶客青睐,市场反响、品牌影响力日增。涵前村,这片被自然深情拥抱的土地,凭借国家AAA级景区——汀江源龙门风景区独特的生态优势,在“天下客家第一漂”“跃龙门研学基地”和“龙门三宝”三大产业上深耕细作,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实现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增收”。
厚植生态底色,绽放文旅“独特风光”。涵前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成功打造了“天下客家第一漂”生态漂流项目。鼓励在家村民参与农家乐、民宿等旅游服务业,直接和间接带动300余名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人均增收3.5万元以上。其中,以创新农耕体验为增长点、绿色产品为附加卖点,开发“农耕体验游”研学项目,扶持8户在家村民开办农家乐,推出一系列特色农家菜,打造“吃农家饭、赏农家景、结农家情、享农家乐”的集乡村风情、传统文化和田园景观为一体的乡村综合旅游区。2024年,涵前村共接待漂流游客2.05万人,累计营收130.84万元,连续三年营收突破百万。
拓展融合路径,描绘研学“鲜活图景”。涵前村结合当地生态和文化资源打造“跃龙门研学基地”,推进乡村振兴从美丽乡村建设走向乡村运营。通过盘活村级房屋资产,开展物业租赁经营,将闲置的庵杰中学改建为跃龙门研学基地,开发一系列以自然观察、农耕文化为特色的研学课程,实现“资源变资金、资产变收益”。基地自2023年正式运营以来,累计接待中小学研学师生4.6万余人次,营业额达200余万元,村集体通过投资研学基地项目,每年可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
唱响品牌强音,擦亮特产“金字招牌”。涵前村充分挖掘当地特色农产品,坚持“创生态美、助百姓富”的目标,引领村民做好绿色农业文章。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村党支部先后投资140余万元创办茶叶加工厂和竹制品加工厂,并成立5家村级专业种养合作社,共吸引300余户村民参与到合作社,带动群众发展“龙门三宝”(红茶、绿笋、白莲子)、蜂蜜、油茶等特色农产品。其中,茶叶加工厂建成后为当地茶农提供代加工服务,实现每户茶农年纯收入增加5.2万元,通过引入竹制品加工企业帮助解决就地就业21人。在游客服务中心开辟特色农副产品展销区,邀请网红达人进行直播带货,不断提升“龙门三宝”的品牌知名度,帮助农户每年实现增收4.5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