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长汀:运用科技助力春季农业生产
■通讯员 朱芳彬 林加涛 钟凌鹏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连日来,长汀县河田镇远丰优质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全国种粮大户傅木清正抢抓农时,忙着组织集中育秧工作。
走进合作社,大型育秧大棚便映入眼帘。一旁的智慧育秧工厂里,工作人员们正在进行育秧盘的制作,覆土、播种、浇水、盖基质、出盘......育秧流水线上,不到三十秒,育秧盘便制作完成,等候在一旁的机械叉车则将码放整齐、近一人高的育秧盘运送至催芽室进行催芽。催芽室采用自动监测控温设计,能精确将室内温度控制在最适宜种子发芽的温度,这些育秧盘将在室内待上几天,发芽以后便被移入育秧大棚监测生长,直至送入农田进行机械化插秧。
与传统分散育秧相比,集中育秧不仅能提高秧苗质量和成活率,还能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集中育秧还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傅木清说。
紧随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和实施,长汀县积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措施保障春耕备耕农业生产,致力于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壮大,为新一年粮食生产打下坚实基础。长汀县农业部门下发了《长汀县2025年春播育秧技术意见》,大力推广农业“五新”技术,推进全县水稻生产发展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户种植水平。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使用,截至目前,全县拥有持证农机从业及维修人员1587人,拥有各类农机具3859台套,总功率193629千瓦,能够有力有效保障春季农业生产各项需求。同时,长汀县农业部门早谋划、早部署、早储备,今年全县粮播面积预计达到38.5万亩以上,储备种子23.2万公斤。
在长汀县各个乡镇,田间地头农业机械的身影和科技化设施到处可见,不仅在育秧环节,耕作、病虫害防治、灌溉、收获......每个环节都能看到“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长汀县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升,现代科技正为农业生产全流程带来质效的飞跃,更为农业挖掘出无限的潜力。“在各级惠农政策的支持、‘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支撑下,我种粮更有信心了。”傅木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