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的几点思考
——“优化布局结构 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专题培训班咨政报告
2024年9月2日至6日,龙岩市“优化布局结构 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专题培训班在广州国企党建学院举办。本次培训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学习借鉴广州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市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穗龙对口合作走深走实。培训班听取了《2024年经济形势分析与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战略管理与决策提升》《新<公司法>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影响》《企业决策者的财务管理》等专题讲座,课程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培训期间,学员们通过深入水博苑、广州地铁红色羊角党建基地、“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馆、高新兴科技集团等地进行现场教学,拓宽创新思路;同时,围绕“优化布局结构 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撰写咨政报告等。针对龙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结合此次赴广州国企党建学院专题学习的收获,学员们认为应该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优化国资布局结构、提升防范风险能力、完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等方面着手,促进我市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我市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资布局结构不够理想。一是主业不够突出,盈利方式较为单一。市属国有企业存在主业不突出、主业营业收入占比不高、辅业营收占比较高等问题,企业资产较多是公路等非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资产相对较少,导致盈利能力不强、造血功能较弱,与广州市国有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二是转型发展思路不够宽,市场竞争力不够强。企业转型升级面临较大困难和压力,各大集团主要集中在基金等业务方面积极探索转型,但实体化运营程度较低,市场主体的角色尚未转换到位,暂未找到与主辅业相契合、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着眼点和商业模式。
(二)风险防范能力不够坚实。一是融资能力较弱。市属国有企业承担的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来源主要通过市属国有企业自行融资,财政资金拨付比例较低,企业“借新还旧”压力较大,企业融资能力较弱。二是资产负债率偏高。当前,市属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债务负担、债务压力较大的问题,有一定的债务风险。
(三)现代企业制度不够完善。一是总体经营管理水平不够高。部分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市场化意识、科学决策意识较弱,日常经营管理较为粗放,内部管控不够精细有力,与央企、省属企业和广州、厦门市属国有企业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二是管理不够科学。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普遍存在重资产规模、轻资产运营现象,部分企业注重做大资产总量,增强融资能力,而缺少资产运营管理的系统谋划,造成部分资产闲置,未能充分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三是人才队伍不够强。国有企业内部薪酬体系不够完善,专业能力、创造能力不足,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和效益,影响了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度,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四)国企党建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一是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还不够成熟定型。部分国有企业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等主体权责边界还不够清晰,尚未形成完善高效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企业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不够有力。一些市属国企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教育监督管理存在“宽、松、软”现象,个别企业党员领导干部甚至不收手、不收敛,顶风违纪违法,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二、对策建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全局,强调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当前,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全面推开,必须要加快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凝聚共识,谋划推进新时代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工作。通过此次赴广州五天的集中培训,结合我市国资国企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思考,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准高质量发展方向。一要强化政治建设。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特别要是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结合起来,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二要把牢政治方向。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健全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前置研究制度,坚持把党建工作和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三要加强纪律建设。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继续保持国有企业反腐败高压态势,加强对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逾期应收债权清收等关键环节、重点领域的监督,严惩国有企业存在的靠企吃企、设租寻租、关联交易、内外勾结侵吞国有资产等违纪违法行为。
(二)优化国资布局结构,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一要优化布局结构。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企业、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紧紧围绕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提出的突出抓好“十项重点改革”,聚焦市委、市政府确立的“5+N”产业体系、“2+4”工业产业布局,加大国有资本在有色金属、机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行业领域投资力度,推动国企围绕优势产业补链强链延链。二要做大做强主业。牢牢把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明晰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加大同质同类企业间资产、资源整合重组,实现错位发展。加大力度精准压减企业管理层级和法人户数,及时清理无业务、无贡献、无法实现功能的亏损企业。三要强化资本运作。持续开展企业主体信用等级提升行动,指导条件成熟的新设企业及二三级企业提升信用等级。加强对市属国有企业出资基金的分类管理,推动国有企业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提升防范风险能力,筑牢高质量发展底线。一要提升监管质效。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严把市外投资项目。把握工程项目建设领域等监管重点,积极发挥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前哨、探头作用,坚持抓早抓小,对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纠偏纠正。二要优化考核体系。完善市场化内部薪酬分配机制,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岗位工资为主、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推行全员业绩考核制度,一岗一薪、易岗易薪,破除平均主义、“大锅饭”。三要加强风险防范。建立企业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市属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合理设定年度企业资产负债率预警线和重点监管线。抓住资本市场政策窗口期,通过借新还旧、借长还短、借低还高等手段,逐步置换近年到期债务,有效防范债务违约风险。
(四)完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强化高质量发展保障。一要推进职业经理人机制。扩大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范围,实行差异化管理和市场化退出机制,完善国有企业负责人市场化薪酬改革和绩效考核机制,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加大分红权、股权等长期激励机制的力度,配套相应的奖惩约束机制。二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建立健全人才招引机制,落实落细“才聚龙岩”行动计划,切实引进一批高级技术人才和市场化经营管理人才。完善人才考核体系,量化考核指标,优化考评方式,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职级晋升、薪酬待遇挂钩,更好地激励人才。三要加大对接合作力度。积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发展,持续推动市属国有企业与央企、省属企业和广州、厦门市属国有企业深度合作,通过定期互访、举办项目对接会等方式加大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力度,力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引进落地一批重大项目。四要提高服务大局意识。坚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牢记国企姓党国企姓社,自觉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放在全市大局中,统筹兼顾好经济效益、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引导市属国有企业强化产业引领、民生福祉、公共服务等功能。
(“优化布局结构 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专题培训班咨政报告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