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旗跃过汀江”到“风展红旗如画”
图为宁化县城。融媒体记者 邱自展 曾俊钦 摄
■融媒体记者 严庆锋 曾俊钦 郑雪芳
毛泽东面对闽西革命大好形势,曾挥笔写下了《清平乐·蒋桂战争》:“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从《清平乐·蒋桂战争》中的“红旗跃过汀江”到《如梦令·元旦》中的“风展红旗如画”,展现出闽西地区当年革命形势,体现出闽西苏区的重要历史地位。同时,也说明了龙岩和三明的历史渊源、血脉联系。近日,记者来到三明宁化采访,对此感触尤深。
三明地处福建省西部和西北部,其西南片与我市相接,两市山水相依、人文相亲、血脉相连。宁化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谢丽梅告诉记者,三明市参加红军人数达3万多人,长征途中,三明籍红军指战员大都编入红三军团第4师和红五军团第34师。特别是在湘江战役中,前卫红4师伤亡惨重、损失过半。作为总后卫的红五军团34师浴血奋战,大部分人壮烈牺牲、血染湘江。湘江,是镌刻在龙岩和三明人民心中共同的记忆、深刻的伤痛、永恒的丰碑。
据了解,红军到达陕北后,三明籍红军战士幸存的仅有76人,在册革命烈士6610人,还有许多烈士没能留下英名。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三明籍有4人被授予少将军衔。
2021年1月,龙岩和三明一起被国务院列入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成为两市人民共同要走好的新时代长征路。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正引领着“风展红旗如画”的宁化发展前进,昔日“路隘林深苔滑”的老区苏区在新长征路上谱写一段又一段“路广林茂粮丰”的新故事。
近年来,三明大力盘活红色资源,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老区人民共同富裕。宁化县作为中央苏区“核心区”,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段建设的两个重点县之一,其全域均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范围。
“我们把红色旅游作为文旅经济的支点和杠杆,大力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宁化段)建设,目前已有17个项目开工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宁化县文体和旅游发展中心主任吴景标介绍。此外,宁化的红色培训、干部教育、红色研学等发展态势良好,已举办培训班1000余场,培训学院12万余人次。今年预计接待游客4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亿元。
如今的三明,拥有泰宁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等3个世界级和200多个国家级旅游品牌。探索推进的医改、林改走在全国前列,被列为全国首批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钢铁与装备制造、新材料、文旅康养、特色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正在加快转型提质,以氟新材料、石墨烯、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增势强劲,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活力。
记者手记
在三明宁化,记者重温革命历史,探寻红色故事,纵览发展变化,感悟初心使命。在这次主题采访活动中,记者见证了宁化人民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将红色文化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不仅是一段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和力量的凝聚。记者深刻感受到了长征精神的力量,它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跨越时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