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文学礼赞

——读杨笔长篇小说《花落花会开》


范晓莲

翻开2024年8月由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花落花会开》,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瞬间弥漫开来。这部深刻反映时代变迁、生动描绘乡村振兴壮丽图景的长篇小说,是我市知名作家杨笔的最新力作。它以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和个人成长为经纬,细腻地刻画了新时代乡村青年的担当与智慧,并深刻揭示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字里行间,梦想与现实交织的乐章跃然纸上,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坚持与不屈,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希望与力量。

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谢有顺曾言:“一个地方的地气,必然滋养一个地方的写作。”杨笔的家乡闽西长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红军故乡。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杨笔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与灵感。《花落花会开》是杨笔酝酿已久的心血之作,凝聚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情意和对乡村振兴的深刻思考。小说虽以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大背景,却从小处着眼,通过重点大学毕业生廖海峰放弃都市高薪工作返乡创业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乡村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语言是小说创作的灵魂。杨笔以其精湛的文字功底,巧妙地将客家文化元素融入故事叙述中,使小说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他对家乡的深情,体现在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与深刻感悟中。从潺潺流淌的溪流、躬身劳作的父老乡亲,到乡村“赶圩”习俗、乡村新春拜年活动,再到风味独特的客家菜肴、丰富多彩的客家“非遗”文化......杨笔用细腻的笔触,鲜活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乡村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之上,深刻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小说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物。杨笔显然深谙小说创作的要旨,在创作过程中调动和运用了多元的艺术因子,使小说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主人公廖海峰毅然放弃都市的繁华与诱惑,回到家乡汀柳县白石镇兰田村。他的这一选择,不仅体现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廖海峰的带领下,兰田村这个曾经水土流失严重的偏僻乡村,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他创办兰花专业合作社,开展文旅融合发展,带领乡亲们发展大规模兰花产业,向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这一过程中,廖海峰不仅成为远近闻名的“兰花大王”,更成为政府和乡亲们寄予厚望的“领头雁”。兰田村也由此成为旅游胜地、兰花世界和幸福天堂。

当然,廖海峰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其间也遭遇了天灾人祸,但他面对挫折从未气馁,而是克服重重困难,勇于开拓创新。廖海峰以“滚雪球”的方式,将兰花产业越做越大。同时,他还影响、带动了一大批兰农,培养了像董文娟、杨宇辰这样的第二代新型农业创始人。在廖海峰的带领下,乡亲们不仅改善了自然环境,还提高了生活水平,实现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丰收。

廖海峰的形象立体而丰满,既有年轻人的冲劲与理想,又有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坚韧与执着。此外,小说还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如乡村干部、资深兰友、农林专家、大学生创业者、邻家大叔等。他们各自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个攻坚克难、守望相助、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与层次,更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与温暖。

《花落花会开》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关于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小说通过廖海峰创办兰花专业合作社、开展文旅融合发展等举措,展现了乡村振兴的多样性和可能性,生动描绘了乡村振兴的艰辛与希望、挑战与机遇。小说还通过讲述文旅融合发展、兰花产业壮大等故事,展示了乡村振兴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些不仅让读者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更让读者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与广阔空间。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花落花会开》在诠释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变化上,而是更加关注人的精神面貌与价值观念的变化。杨笔通过描绘廖海峰、廖云岱、董文娟、杨宇辰等人物的成长与蜕变,展示了新时代乡村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勇气与智慧。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始终坚信只要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正是新时代乡村青年所应该具备的品质。

同时,小说也展现了乡村振兴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乡村振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小说里的廖海峰等人物,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通过团结协作、攻坚克难,最终实现了乡村振兴的目标。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花落花会开》还让我们看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才能够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文学作为时代的镜子和号角,不仅反映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还引领着时代的潮流和方向。《花落花会开》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于时代、关于梦想、关于奋斗的启示录,是对新时代乡村巨变与希望的深情礼赞。在这部作品中,杨笔以其独特的文学视角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与文学创作紧密融合,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生动而真实的乡村画卷。让我们看到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每一个生命都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每一个梦想都在这片被汗水与希望浇灌的土地上自由绽放。

文学的力量在于它能够触动人心,激发共鸣。《花落花会开》以其生动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和深刻的思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艰辛与希望,更引发我们思考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以及文学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它启示我们,文学创作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关注社会热点,反映人民心声,为乡村振兴等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