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人

龙岩一中高三(15)班 黄凌萱


我快要找到你了。

或许是在青翠峰峦间,流水潺潺地往远处去;亦或是葱茏树林里,轻风跃动过林梢。

我似乎躺在柔软的草地上,满地满地的绿茵。阳光如此坦然地洒落,我不由抬手,小心翼翼地触碰那抹微光。一瞬间的暖流侵袭心脏,像是与太阳心照不宣的对白。

窗外的风吹得书页抖了抖,我回过神,目光重新聚集至书页上。我反反复复地默念书上的字句:我愿意化成一堆春雪,躺在五月的阳光里。

寥寥数笔挑动了神经,脉搏与文字同频共振,在心底荡出阵阵涟漪。

我想我抓住你了。

这当然不是我们的初遇。过去隐藏在时光罅隙中的无数个平常的瞬间,也许我都曾靠近过你,却又从未深入了解你。

春风裹挟着丝丝暖意涌入窗户,与教室里的琅琅书声遥相呼应。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朦胧模糊的记忆里,我却清晰地听到老师敲着黑板,一字一句地介绍: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那是我第一次正式认识你。


后来我一发不可收拾地沉溺于你。

读你淡雅的字词,绘尽美好之景;读你流动的情思,染遍山川大地;读你易懂的哲理,蕴藏于万物生机。诗意的节奏,生动的意象,在同一个空间里挤压、生长,丰富而强烈。泛黄的纸张清脆作响,墨染雀跃卷章,我窥探对方的生命轨迹,一览无余。

古今中外,纵横寰宇;山川河海,雨滴虫蚁。

那都是你。


只是生活的快节奏催逼着我向前跑,繁忙的学业压得我喘不过气。我无心感悟世间万物,也再没时间品味那缓慢而悠扬的文字。

我好像抓不住你。

我仿佛一具失去灵魂的空壳,行尸走肉般晃荡于茫茫黑夜。直到某一次鬼使神差地来到图书馆。可那时的我尚未知晓,我将迎来救赎的星光。


琳琅满目的书架前,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或许是因为这本就饱含着厚重历史感的书页,又或是因为无数流浪的灵魂于此勾起千丝万缕的共鸣。

穿过饱受时间侵蚀的旧书架,来到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新书区。最后驻足。“散文”这一分区标识明晃晃地立于眼前。

我竟没由来地想到一句话:似是故人来。

我也并未刻意挑选,只是随意地取下一本书——《我与地坛》。缘分使然,这时候也许我该与你相遇了。

粗略翻过几页,迷恋玲珑精致辞藻的我不禁蹙眉,文字寡味得如同一蛊掺杂着雨水的清酒,叙述着平平无奇的苦难。我感到有些索然,一目十行地随意浏览着。

阳光透过窗户恰好倾泻至书页,就这么随意而突兀,不知是某个字眼,亦或是某些思绪,无声无息地在我的眸间野蛮生长。蔓长的根茎从眼眶舒展至胸口,最后生根发芽,葳蕤茫茫。

脉搏有力的跳动像是某种信号,预示着不可忽略的存在——我找到你了。

就这么坦然地负手而立,并不像想象中那样温柔明亮,更像是风尘仆仆地远行者,眼中氤氲着慈悲的雾。

你轻轻一拂袖,苦难的土壤里生出不屈的花。

把灵魂撕碎,揉进文字里。在世间存在的一切美好里治愈,伤口也组合成诗。

这才是你吧。

我直直地看着你,直到眼眶干得酸涩。你终于开口。

你说黑暗尽可永在,美好从不须臾。你向我伸出手,你说万水千山,我们可以同赏。

这一刻,我突然明白,原来过去每一个扎进书中的瞬间,与其说是我在读书,更不如说是你读懂了我。通过淡淡的文字,让美好与我相拥。

我找到你了。此后尽管天黑渺茫,也再不失约。


后来我时常从繁忙俗世中偷出一点时光,溜进你的喧嚣,细细感悟你所说的一切。时间从书页中流淌,墨香与岁月调和,孕育一个灿烂盛大的世界。情感像汩汩流出的泉水,文字于此处跃动,穿过时间洪流,翻越千沟万壑,坠入心脏。

我终于找到了归宿,可以随心所欲地与你对话。

绿油油的草地上闪碎着金色的光,像多年前的梦一样。在这样梦幻般的世界里,我捧起了一本书。放任灵魂与它碰撞,随着草长莺飞自由飘荡。

我肆意吟诵书中的句子:群山响彻疯狂的摇滚,春风中遍布沙哑的歌喉。

我看见你无拘无束,驰骋于旷野平川,你笑着回头:“请用你的生命感悟我吧。”于是我牢牢地牵着你的手,奔赴这场永不落幕的春天。

那是你教会我的,聆听鸟语,细嗅花香。

然后我闭上眼,听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点评 这是第22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省级赛二等奖作品。此次省级赛的题材范围是“阅读”,作者构思新颖,文笔流畅细腻,善于捕捉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并将其诉诸笔端。从最开始欣赏的是散文内容的广阔丰富和行文用语的精致雕琢,接着因日渐繁忙的生活而短暂地与缓慢悠扬的文字告别,再到邂逅图书馆中史铁生的作品,那种不经意间的震动,下意识的心头一紧,将读者带到书架前,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作者当时的触动。犹如人生中难以言说的灵魂契合被道出,那是无关文字的华丽与否,只是情感不由分说的共鸣,作者正是有对生命的认真对待和慎重思考,才让阅读成就了情感的热烈与深沉。

(指导老师:苏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