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新罗适中镇依托“院士故里、博士之乡”资源,赓续优秀文化——
打造多彩乡村文化会客厅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陈志强 卢丽宽 通讯员 谢君伟)“适中文化氛围浓厚,这次来谢华安院士基地参观学习,十分敬佩水稻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钻研精神。”12月3日,来自广州市黄埔区的黄先生一家在院士基地看完院士事迹介绍后激动地说。
据了解,至目前,适中镇“上坪崇文课堂”共开展谢华安院士参加的“蓝田论稻”农业科普宣讲6次,农业讲座50余场,研学活动40余场,院士精神宣讲志愿服务70余次,今年来累计吸引现场教学、学生研学、游客参观约20万人次。这是该镇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会客厅带来的良好效应。
适中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文化底蕴深厚,文明塔、典常楼、魁楼、丞相垒等文物古迹众多。为让文脉绵延,让百姓铭记历史,近年来,该镇复建了崇文书院、蓝田孔庙等文物。走在崇文书院精英馆,一面“博士墙”格外醒目,墙上挂着该镇走出去的专家学者、博士生简介......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博士100人,硕士400余人,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学子14人。
赓续精神文脉,彰显名镇风采。该镇紧紧抓住乡村文化会客厅建设契机,围绕“1+N”打造乡村文化会客厅,即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谢华安院士基地”和利用典常楼、适中文化园、崇文书院、白云堂等“N”个文化打卡点,加上用好用活院士、特色土楼+非遗等文化资源,乡村文化会客厅内容得到了显著提升,乡村文化会客厅成为赓续适中文脉的重要载体。
在实施过程中,该镇依托院士基地策划开展了“一课堂、一碗饭、一份情”的“蓝田论稻”科普课堂,通过“蓝田论稻”“理论+实践”相结合开展农业政策宣传、农业知识科普、院士精神宣讲、“福香占”水稻示范种植和技术推广、青少年农业专题研学等文明实践活动,吸引各地游客、学生前来参观学习;组建“上坪崇文课堂”,由一支“内外”乡贤结合、层次丰富的人才梯队负责宣讲,他们有中科院院士谢华安、集美大学校长谢朝添、侨龙公司董事长林志国、厦门大学教授赖永炫等优秀人士,他们不定期为学子、村民授课,传授科技、教育、商业等方面知识以及发展的成功经验;全力开展“红土铸魂”行动,发挥国保单位典常楼引领作用,串联白云堂、谢景德故居、谢小梅故居、陈兰故居等红色土楼特色资源,结合今年省级非遗“盂兰盆”盛会的举办,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慕名前来参观,让当地民俗文化“圈粉”无数的同时,也扮靓了适中方土楼精品旅游路线,让土楼文化“活起来”。
如今,一个以院士精神宣讲、崇文重教研学、方土楼+非遗文化旅游景观为一体的“乡村文化会客厅”正日臻成熟,在新时代引领适中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