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创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机制
以奖代补渐显成效
本报讯(通讯员 陈天长 廖华英)近日,笔者在河田黄坑油茶山场看到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播撒紫云英,这是水土保持以奖代补项目的施工现场。
长汀县为加快探索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投入新机制,积极探索开展水土保持以奖代补工作。2021年,长汀县出台《长汀县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工作实施细则》文件,明确了以奖代补的奖补对象、范围、标准、实施流程、建后管护及责任追究等具体事宜。十四五以来,随着以奖代补政策的推广实施,已有效推动策武镇、河田镇、新桥镇等地的12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鼓励和引导生态农业发展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水土流失区村集体和群众等各类社会力量投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探索生态绿色产业发展,科学发展林果、林菌、林药、林禽等林下经济,示范发展油茶、脐橙等生态茶果园0.94万亩,林下经济基地3.9万亩,带动0.42万户农民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年增加产值4600万元。
长汀县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机制的推行,有力提升了森林生态质量、促进生态绿色产业的发展、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同时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水平和治理成效,构建了多元化水土流失治理投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