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建云:
科研成果产业化助推企业科技创新
“五年多来,我亲眼目睹了龙岩应急装备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不断在国家防洪减灾、消防救火、应急管理中作出贡献、取得荣誉。”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张建云在演讲时说。
张建云是一名水利科研工作者,长期从事防汛抗旱减灾、水利信息化和气候变化影响应对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其在水利部工作期间,曾主持设计和建设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后因与福建侨龙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与龙岩结缘。
“2019年,与侨龙公司一起研发大流量高扬程的高效排涝装备‘龙吸水’时,将我唯一的院士工作站设到了龙岩。如今,‘龙吸水’在全国已是一个响亮的品牌、一个有广泛影响的应急装备,近年来,无论是2020年长江大水,鄱阳湖多处圩堤决口的排水抢险救灾,还是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极端的暴雨洪涝排水抢险中都有‘龙吸水’的身影。”张建云说。
在企业科研创新方面,张建云结合侨龙应急发展经验谈了看法。他说,首先要坚持人才赋能,增强企业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要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构建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体系。要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了解科学发展前沿、掌握技术发展趋势、有良好合作基础的专家团队。要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以及上海交大、河海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以项目合作、委托开发、“人才+项目”柔性引才等方式促进协同创新。
就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张建云说,只有坚持自主研发和持续创新,才能不断破解发展中“卡脖子”难题。要加强基础研究,抢占技术制高点,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科学制定攻关目标,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和创新。要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和产业化,服务国家需求和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创新成果的应有价值和社会效益。此外,企业持续的科研和技术研发投入必不可少。只有加强研发投入,不断创造企业的品牌产品、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能为企业带来高利润、高附加值。再将部分利润作为研发投入,实现高投入推动科技创新、科研成果产业化助推企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例如,侨龙研发支出每年保持在营业收入的5%以上,这也是近些年侨龙应急在创新中不断高质量发展的原因所在。
张建云表示,他将继续创新攻关,在“龙吸水”设备大流量、高扬程、高效率、智能化、节能绿色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让侨龙应急为国家防灾减灾和国家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融媒体记者 曾萍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