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筑希望 田畴绘新景

——我市乡村振兴迈向新征程


融媒体记者 倪露 通讯员 郑嘉雯 杨国鑫

仲夏时节,万物并茂,正是铁皮石斛花开的季节。1日,记者在上杭县白砂镇的中草药立体种植基地看到,铁皮石斛枝条盛开着鹅黄色的小花,100多名村民穿梭其中忙采收。“我们引入福建和康药植科技公司投资1.1亿元,种植铁皮石斛、骨碎补、淫羊藿等中药材,聚力打造全省林下中草药种植基地。”白砂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黄维文介绍,目前,白砂镇已建成一个乡村振兴产业园,涵盖种植、加工、销售等链条。

白砂镇以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等优势,着力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这是我市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动缩影。

奔跑在乡村全面振兴新征程,我市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加快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这片广袤大地呈现出发展新气象。在省对市2023年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我市再次荣获全省第一名,实现三年优两连冠。

连城红心地瓜干、长汀河田鸡在农业农村部微信公众号“中国农业品牌”刊发推广;福建好日子食品有限公司近日入选第八批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公示名单......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持续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以龙头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联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全市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国家重点龙头企业7家、省级97家、市级326家;今年上半年,我市七大特色产业实现全产业链产值625.56亿元,完成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特色现代农业项目签约37个、开工14个、竣工2个。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人们对家乡的美好向往。两岸青山叠翠,白鹭番飞,鱼儿戏水......这是记者近日在漳平市南洋镇利田村双洋溪南洋段新建成的生态廊道见到的景象。“生态廊道建起来后,村民们多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周边生态环境也改善了不少。”正在锻炼的村民陈秋波道出了利田村人居环境的新变化。

行走于青山绿水间,宽阔平坦的公路蜿蜒向前,面貌一新的农家楼房错落有致,承载希望的农业项目蓄势待发,一幅幅秀美和谐的乡村新景徐徐铺展......今年以来,我市建设美丽庭院991户、美丽乡村微景观456个、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130个、美丽田园32片、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17个。截至2024年6月底,全市农村建设品质提升6大类40项重点任务已完成投资19.91亿元,完成率达62.31%。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人才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我市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特派员、科技特派员、金融助理员等奔赴乡村一线,注重把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返乡创业大学生等优秀人才充实到村干部队伍,重点培育一批“田秀才、土专家”等乡土实用人才到乡村参与特色产业发展。

此外,我市积极探索“新农人”全链条培训机制,努力吸引更多能人返乡。率先成立新农人协会,吸纳“新农人”会员360人,举办农民专题培训班800余个,培训高素质农民5.7万余人次,创新出台帮扶政策,在激励优秀农民典型、壮大产业、科技扶持、金融贴息等方面下功夫,鼓励“新农人”们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与闽西乡村振兴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