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风雨更映党旗红
——我市党员干部冲在防汛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第一线
■融媒体记者 曾燕福
沧海横流显本色,风雨同舟固强堤。
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山体滑坡、道路中断......受“6·16”特大暴雨影响,我市7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其中武平、上杭部分乡镇尤为严重。
风雨中,鲜红的党旗始终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奋力抢险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一线大战大考中担当作为,构筑起一道道让人民群众感到有依靠的“红色堤坝”。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他们是防汛救灾的“急先锋”。
“时间紧急,我连拖带拽把她拉出了危房。”6月16日下午,洪水进村了,村庄部分房屋被淹,山体滑坡严重,危急关头,武平县下坝乡露冕村党支部书记邱永安预判灾情,坚决转移89岁老人刘天秀,10分钟后老人的房子轰然倒塌。面对险情,邱永安无暇顾及个人安危,力促全村安全转移了25户共54人,全村无一人伤亡。
罗坑村是上杭县太拔镇受灾严重的行政村之一,桥梁被冲毁、道路出现大量溜方、部分房屋倒塌,通信中断,成为“孤岛”。6月17日一早,面对杨屋、王屋两个自然村道路无法通行的艰难处境,罗坑村党支部书记杨建斌心系群众安危,冒雨徒步3个多小时,爬过20余处塌方点确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用行动让30户85名村民安心、放心。
武平县下坝乡纪委书记肖斌用私家车转移35名受困群众;武平县全县上下接力护航,与时间赛跑,实现全县3470名中考考生“一个不能少”;上杭县中都镇永联村党支部书记郭玉良忙于抢险救灾,自家房屋倒塌都无暇顾及;上杭县溪口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党员干部翻山越岭徒步3小时,成功救治受伤群众......
灾情发生后,我市迅速开展“防汛救灾一线党旗红”工作,市直各单位和各地纷纷组建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党员应急救援队伍,齐心协力帮助受灾严重的乡镇开展抢险救援、清理淤泥、环境消杀、抢种补种、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等工作。
如何让灾区群众尽快脱离困境,保证基本的生产生活?武平县委组织部统筹全县103个县直单位、国企、银行等部门力量,自6月19日起,每日安排200余名党员干部,分组下沉到下坝、中赤、象洞、岩前等乡镇开展灾后救援和重建工作。
6月23日,一部分党员小分队来到了武平县下坝乡园丰村。他们中有领导干部,有即将退休的党员,也有“90后”“00后”的年轻力量。他们有的穿着水鞋,有的直接卷起裤脚,说干就干!饿了,简单吃个盒饭;累了,直接倒地小憩一会儿。尽管身上沾满了淤泥,手上长满了水泡,依旧未曾停止。其间,有一名消防队员因连续7天轮岗,中暑晕倒,被紧急送往下坝乡卫生院治疗。
而在上杭县,面对繁重的清淤任务,6月22日,一场轰轰烈烈的清淤竞赛在中都、溪口、蓝溪、太拔、庐丰、下都、茶地等7个受灾严重的乡镇如火如荼展开,5000余名党员干部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自带工具,帮助群众重建家园。
......
“路通了,电来了,水供了,通信恢复了,‘烟火气’又回来了。”连日来,我市受灾地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按下“加速键”,一个个好消息接连传来。
风雨同舟、党群同心、干群合力,终将再建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