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从艾草门挂热销想到的
■马艳玲
端午节期间,网络销售平台上“艾草门挂”成为搜索热词,点进销售页面查看,各商家的销售量都不错,从几百到几千,甚至有的已累计达到几万个,而售价也从几十元到百余元不等,比艾草的原始售价翻了几十倍。在短视频等网络社交平台上,艾草门挂也成为热门话题,既有制作新式艾草门挂的教程笔记,也有网友晒出的成品门挂展示分享。
端午挂艾草是传统习俗,随着社会变迁,许多地方已经不再沿袭这一风俗习惯,尤其是在城市里,端午挂艾草的人家已经很少了。那么,今年端午,小小艾草怎么又成了网络平台消费热点呢?
小时候我们见到门上挂的艾草门挂,无非是几棵艾草,最多再加上一些菖蒲,捆成一束倒挂在门框上端,以祈求健康。而今年网上热销的艾草门挂则在原始基础上进行了改版升级,它们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艾草束,而是不断在创意元素上叠buff,菖蒲、黄金球、小米果等叶材再加上别致的香囊和表达美好祝福寓意的卡片,包装好的艾草门挂宛如一束花束,显得雅致时尚、清新脱俗,很受年轻人的喜欢,被网友称为“更适合中国宝宝的花束”。
常常听到人们感叹,现在的传统节日“节味儿”淡了,年轻人不愿意过传统节了。从艾草门挂热销可以看出,年轻人并非不愿意过传统节日、不接受传统习俗,而是年轻一代更有自己的想法,在消费等方面也更希望能有更符合个人特点和需求的商品。新式艾草门挂很好地迎合了年轻消费者将老传统和“新中式”审美结合的独特“仪式感消费”,才会受到年轻消费群体的追捧,出现热销的场面。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有许多流传了上千年的风俗习惯,这些习俗是民族的烙印,更是血脉中传承下来的记忆。新式艾草门挂让挂艾草这个老传统有了新的呈现方式,让年轻人在爱上“很新的艾草门挂”的同时,也在接受和传承端午的习俗文化,并用自己的审美和方式赋予传统节日新的仪式感,使其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这则是比销售艾草门挂更有意义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