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连城历史上的“龙”之人
■李元杰
2024年是农历甲辰龙年。龙是中华民族勇敢、坚毅、成功的象征,连城百姓在取名时,也很喜欢带“龙”字。观今鉴古,撷取古时连城几位名字中带“龙”字的名人,且看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
代师赴死
义薄云天沈济龙
清顺治三年(1646)八月,清军攻下汀州,十月,接管连城。次年十二月,寇乱暴发,围攻县城。清代连城首任县令徐承泽率军民登城守卫,矢、石、铳犹如雨下,坚守三日。山寇见久攻不下,便使反间计,策反城内人员,里应外合,半夜偷开城门,山寇一拥而入,城陷,官员全部被杀,焚掳淫掠,死者辗转沟壑,县衙、学宫、民房都被焚毁。山寇入城三日后,清军协镇高守贵、参将谭麒、都司张明海等领兵到了城外。大年三十,清军发起进攻,战斗至年初一下午,山寇被击溃,此时是顺治五年正月初一,连城满城焦土,伏尸遍地。
时有一个叫李调元的连城人,因与人有仇,仇人伪造李调元通贼书信并故意丢弃于路旁,被人拾得交协镇高守贵。高守贵大怒,未做费时的调查,于文庙的教场射杀李调元。通贼书信又牵连到一个叫李德桢的人,此仇人又去县衙信誓旦旦指认李德桢。高守贵于是将李德桢拘捕,准备斩杀。
李德桢为明万历年间副榜贡生,品行高洁,在连城以教书为业,他的门生众多,其中有一个叫沈济龙。沈济龙,字霖雨,明末副榜贡生,县城水南尾人。沈济龙在一户人家中饮酒,听说先生李德桢被囚将死,推席而起,直奔清军驻地求见高守贵,要求代老师受死,请将李德桢解赴按察司审讯,如果查实,先生将死无怨言。高守贵瞠目结舌,良久道:“焉有门人若此,而其师与贼通乎?”后高守贵将沈济龙关押在文庙东庑,再次对其审讯,沈济龙凛然大义、对答如前,只求代师受死。高守贵叹服,于是释放师生二人。李德桢出狱后,未回家,直接去学生沈济龙家致谢,沈济龙却避而不见。于是,李德桢就在沈济龙家大厅正中摆放矮桌,行了四拜的大礼才离开。李德桢回家后,作诗一首,以感激学生的救命之恩,在诗之前记下了此事的经过:“予以伪书,被逮县庭,戎卒禽伏对狱,门人沈济龙毅然代之,已而系之东庑,不惧不挠,可谓伟丈夫已。”诗曰:“一函黄袱具王鈇,蓦见霜天六月呼。不有南疆明大义,焉知同甫坐非辜?荷薪不用谋儿子,引钺先教辟万夫。试问殿廊诸往哲,行间曾见此人无?”人们皆敬其胆、皆服其义。
大义凛然
倾囊救民沈友龙
沈友龙,明末清初人,孝亲敬友,资质聪敏,少年游庠,名动一时。他乐与名士相交,常和李世熊诗文往来。李世熊,字元仲,宁化人,博览群书,看书数行俱下,凡经书典籍、释典道书、医卜星纬,深通广晓,著有《寒支集》《寒支二集》,主纂《宁化县志》等。一次,沈友龙不远数百里去拜访求学,李世熊款待数月才回。沈友龙长兄沈友耀遭明末动乱,客死他乡,沈友龙千里寻骸归葬于乡。清康熙十二年(1673),清廷下诏撤“三藩”,吴三桂起兵反清。康熙十三年三月,耿精忠在福州响应吴三桂起兵反叛,耿将刘应麟驻扎汀州府。沈友龙学识水平高,善操古琴,刘应麟数次想招入并授予官职。但沈友龙大义凛然、严斥反贼,并遁迹深山,不为所动。
康熙十六年(1677),连城发生灾荒,谷价飙升。沈友龙将仓库所存粮食全部捐出,用来救济灾民,还把金银首饰全部捐出换钱,用于购买粮食救助灾民。当年上任的连城知县、广宁人汪文煜深为赞誉。康熙五十年(1711),连城又发生饥荒,沈友龙第三子沈琦,贡生,继承父志,将仓库中的粮食尽数周济乡族,县令、安宁州人段昕为其赠匾“士林卓品”。沈友龙长孙沈长吉,17岁时,就以五经七艺入府学,乾隆十二年(1747),为贡生。沈氏一门,笃学诗书,济困于人,官民皆赞。雍正五年(1727),崇祀于文庙忠孝祠。
推己及人
终生行善张国龙
张国龙,遗腹子,由母亲拉扯成长。少年时,不幸成为孤儿。长大后,痛心不认识父亲,曾经到父亲墓地,哀恸不已,不忍返回。因为对父母未能亲自孝养,一生都力行善事。有一个叫叶石涯的穷人,因贫困,准备卖掉妻子换钱解困,张国龙知道后,立即解囊相助,叶石涯遂携妻回家,安心耕种,渡过难关。一次,山寇抢劫一个叫沈维生的富户,并放火焚烧房子,沈维生被困火海。在其即将被大火吞噬的危急时刻,张国龙不惧危险,把沈维生从火海中救出。张国龙有次到广东做客,同行的上杭友人莫爱意外生病,张国龙竭力请医救治,但病情迅猛,药未能救,病死于当地。张国龙为死去的友人办理丧事,并携棺将其送回家乡安葬。一生行善的张国龙寿达百岁,于雍正五年(1727)崇祀于文庙忠孝祠。
崇尚正义
向死而行项人龙
项人龙,文坊人,明崇祯年间庠生,以举人身份入太学,授广东潮州府推官。准备上任时,朝代变更,满人入主中原,遂不去上任。清顺治五年(1648),山寇首领杨某率党徒数千人劫掠乡里,项人龙父亲项时选带领乡人进行抵御,从早晨激战到中午。山寇越来越多,项时选不慎失足跌落一池中,而周围都是山寇,生命危在旦夕。项人龙听到这一消息,立即拔刀前去营救,家人没人能阻挡。项人龙飞快赶到后,父亲已经被山寇杀死,正倒在血泊之中。项人龙见父亲惨状,万箭穿心,纵身跃入池中,抱着父亲,一同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