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四都派出所:绘制革命老区最美“枫”景


通讯员 张菡珏 马晓鸿

长汀县四都镇是红军入闽第一站,原中央苏区红色堡垒,全镇在册的革命烈士有488人。近年来,扎根于此的长汀县公安局四都派出所以做新时代“红军传人”为己任,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绘制了革命老区最美“枫景”,提升了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今年1-3月,辖区矛盾纠纷警情数同比下降21.3%,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8.5%,基层治理成效显著提升。

做不忘初心的“红色传承人”

近年来,四都派出所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红色引擎”作用,以党建引领推动警务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为了有效激发队伍活力,派出所立足自身,“以点带面”,原来以整个派出所为单位开展党小组活动,导致经常因为值班等问题,许多学习活动无法满员多频次开展,也存在党小组“小拳头”的优势作用发挥不充分的短板。

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四都派出所党支部坚持内部挖潜,架构重塑,将每个值班组设为一个党小组,从“忠诚、为民、实绩”三个方面出发,立足派出所“主防”工作职责,科学设定考评办法,将基层基础工作、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与党建学习活动、内务规范评比有机融合,有效杜绝了值班“老毛病”“小问题”的反复发生,大幅提升了队伍凝聚力、战斗力。

同时,四都派出所坚持用好红色资源,各党小组前移学习的课堂到红军首次入闽纪念馆等地,开展“重走长征路”和“重温入党誓词”等主题活动,引导党员民辅警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启迪思想、温润心灵、升华境界,真正将党员民辅警紧紧拧成了一股绳。

做情理兼顾的“红色调解员”

在四都,人人都以”红军后代“为豪。四都派出所由此出发,建立起”红军调解室“,吸纳公道正派、德高望重、群众认可的老红军等革命先辈后代、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群体加入到调解队伍中,以“情”打开心结、以“理”疏导情绪、以“法”化解矛盾。

“你们说得对,大家都是红军的后代,不能给祖宗丢人!”3月10日,在民警与调解员的耐心劝说下,村民赖某与陆某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终于握手言和。

此前赖某自家地边种了棵桃树,但却疏于管理,枝条恣意生长。相邻的陆某发现自家田里靠近树木的农作物生长缓慢,认定是桃树遮挡阳光影响了作物生长,一怒之下将桃子树砍倒,两家因此生怨,经常引发冲突,派出所民警屡次调解都不尽如人意。红军调解室成立后,民警将赖某与陆某邀请进来,用一杯清茶打开了话匣。同村的老党员赖永生先从二人祖辈的关系开始讲起,讲述当年全村人如何团结一致支援红军、参加红军,动之以情,再由民警运用伦理道德、法律知识对当事人进行说理,在情与理的双重作用下,二人解开心结,重归于好。今年以来,“红军调解室”共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化解成功率达100%。

做服务群众的“红色守护者”

“感谢你们,你们真是人民的好警察!”2月1日,辖区居民杨先生将一面锦旗送到了四都派出所民辅警的手上,感谢他们在大雪夜里紧急救援,让他们父子及时脱困。

密切联系群众是红军的制胜法宝之一,这一传统也被四都派出所传承至今。四都镇是全县森林覆盖率最高的乡镇之一,这也意味着辖区内许多地方需要他们依靠双脚去丈量。“很多老人就习惯住山里,子女不在身边,又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他们是我们的重点关注对象。”

群山莽莽,竹林苍苍。“走,进山去!”24日一大早,四都派出所所长陈秋平就带着辅警开始了日常巡逻,翻过一座座山头,将陈奶奶新办好的证件送上门,给廖爷爷送去最新的反诈信息。“对面花言巧语跟您套近乎就是为了骗您的钱,千万别信!有什么事一定记得给我打电话,知道我的电话号码吗?”“知道知道,墙上这不都贴着吗。”廖爷爷指着墙上的民警联系卡片笑着说。

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多办事,始终是四都派出所每一名民警心中的追求和目标。今年一季度,四都派出所为群众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13件,服务群众35次,用“面对面、点对点、零距离”的暖心服务,让平安四都更加可触可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