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医药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
学生在仔细观察中草药。
学生在认真记录中草药的特性。
■融媒体记者 曾俊钦 通讯员 谢雯 文/图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
近日,龙岩市实验小学锦山校区“悠悠药草香,劳动砺心志”首届中草药节暨劳动月活动正式启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兴趣,提升青少年文化自信与健康素养。
走进校园内,墙壁挂满中医药文化,记者立刻感受到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为了更好地推广中医药文化走进校园,我们组建教师团队,依托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进行中草药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并邀请中医团队定期到校举办中医药文化讲座。”该校区校长张学东告诉记者。
据悉,该校还搭建起发现中草药植物生长的奥妙、体验种植乐趣的平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建设“锦园”劳动实践基地。目前,“锦园”种植近40种中药材,形成独特的劳动教育课程,鼓励学生在体验中探索中医药。
通过整体规划,每个班级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责任田,全校师生都是劳动基地的主人。学生的任务是观察认识中草药,并在老师的示范、引领、指导下,亲自参与种植、浇水、施肥、除草、治虫、收获等各种劳动实践。
“我们的中医特色课后服务课有时候在教室里上,有时候在‘锦园’上,这里是很好的实践基地,孩子们可以边学边玩,寓教于乐。”“小小李时珍”班授课老师、龙岩人民医院医生陈嘉炫说。
“这些都是喜光植物,不怕晒。”“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道紫苏叶可以清热解毒......”当天,该校二三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围着各种中草药植物进行观察、闻味。同学们纷纷表示,很喜欢在“锦园”上课,因为这样的课堂环境很宽松,像逛植物园一样。
“中医药知识比较抽象、枯燥,最初以为孩子们很难坚持学下去。没想到一个多学期下来,孩子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不错。”陈嘉炫表示,由于孩子们年龄还小,医生团队主要向孩子们讲授中医药文化的起源、发展历史,让孩子们认识一些常见的中药材,同时讲授一些基本医理。
随着中医特色课后服务课的开设,越来越多的学生得以从小接触中医、认同中医,并喜欢上中医,更有不少“小中医”已经学以致用,能够为家人讲解一些简单的方剂、医理等。
“中医课让我学到很多实用的知识,比如可以根据季节变化来调理身体,胃寒不能吃辣的和凉的,要多吃热的东西,多喝姜水。”二年级学生钟邓清如说。
“教育是长期的,文化传播也是,重在潜移默化。把中医药传统文化引进学校、引进课堂,从娃娃抓起,让中医药文化扎根在孩子心里,增进青少年对中医药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张学东表示,将坚持把中医课堂开下去、开出水平、开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