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打造生态文明的绿色标杆
——上杭白砂林场走笔
■詹鄞森 邹秉章
日前,中国林场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一次理事会会议在北京召开,上杭白砂国有林场当选为中国林场协会第五届副会长单位。这是白砂林场2021年被国家林草局列入《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示范单位,成功诠释了“从一粒种子,到一片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开启在国际舞台上的风采展示之后,又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里程碑荣誉。
白砂国有林场创建于1958年。60多年来,当年栽下的成片人工杉木林,早已成为国内罕见的原始树林。一株株杉树高大挺拔、整齐划一、直插霄汉,身披岁月的沧桑。森林中,鸟鸣花红,红豆杉、闽楠、中草药点缀其中,与古老的苔藓、蕨类植物,共同唱响森林交响曲。
白砂林场建立后,以马尾松、油茶为主造林,极少用材林,林场经济底子薄,成为省定贫困林场。1976年上杭县政府批准林场在海拔较高的地域建设以杉木用材林为主的工区,营造杉木等经济价值较高的用材林,从长远解决当地生态、水源可持续发展和林场生存危机问题。
1977年,林场经考察决定,开展长轮伐期可持续经营的杉木大径材高效培育技术试验,按照“适地适树、良种优苗、合理密植、适时抚育、定向培育”理念,培育杉木大径级用材林。次年春,林场从三明沙县和南平顺昌,引进杉木第一代良种,在九岗工区拉开造林序幕,直到1986年这片6505亩的杉木人工林才种植完成。
10年造林,38年护林。从此一代接一代,久久为功,营造出全国最大集中连片的人工杉木大径材林。杉木林平均胸径35厘米,树高25米,每亩蓄积上等木材54立方米,是省定速生丰产林的3.4倍,大径级优质木材销售额是普通木材的5倍以上。于是,这里成为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人工杉木大径材林,正在申报中国人工林自然保护遗产。
我们仰望、拥抱这一株株大树,也认真探索这些大树是如何培育出来?林地控制和遗传、密度、植被、施肥控制的密码在哪里?种子的秘密在哪里?
国有林场,重在科学实验和数据收集,重在典型样板的复制和推广。
为此,近年来白砂林场与福建省林科院郑仁华教授共建了杉木三代良种子代测定林;与福建农林大学丁国昌教授共建了台湾杉木种质资源库,为高海拔山地杉木优良品种提供珍贵的基因资源。还建立闽台同源树种引种试验林,引进台湾名特优树种红桧、黄桧、红楠、赤楠、八重樱、阳光樱等。
同时,搭建树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功能的试验平台,建设国际首创提出双塔移动通量观测平台,搭建全球第五家、国内第一家研究树种菌根类型的试验平台......
2022年6月,白砂林场的8000多颗精选林木种子,搭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进入莽莽太空,进行诱变育种试验。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林业部门更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是木材的产量和质量。中国南方在选择树种时,多集中在杉木、马尾松等几个树种。而如今,林场更加看重、努力追求的是森林的生态效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亚热带哪些树种人工林,具有较好的生态服务能力?树种多样性提升森林生态服务能力的理论机制是什么?植物多样性能否有效减缓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专家们在思考,白砂林场要成为试验场。在这片200亩的实验地,林场布设了300个样地,种植了32个乡土树种,有福建柏、红豆杉、闽楠、木荷、深山含笑、苦槠、米老排、鸡爪槭、樟树、山杜英、紫薇等。
小小林场,一头连着森林,而另一头,却连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绿色发展,生态文明。
这里有树种菌根类型与森林生态过程长期试验平台,是目前全球第五家、国内第一家研究树种菌根类型的试验平台,是白砂林场与福师大共建的第二个“杰青项目”。
这里有蕨类植物种植基地,生长着金毛狗、观音坐莲、桫椤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这些原始、古老的苔藓,这些最早登陆的古生代蕨类植物,如今正在成为植物生态链中,造福人类的“宝贝”。
这里是林下药用植物高效栽培的“百草园”,林下喷头正在营造如仙似雾的环境。200种药用植物,龙岩特有的草珊瑚、姜黄、铁皮石斛等,长势正好。林药类、林菌类、林花类、林菜类、林果类等种栽植模式,在此争奇斗艳、异彩纷呈。
专家告诉我们,当这些花花草草,在闽西遍地的林下开花时,农民的钱包就鼓起来了。
在林场无菌实验室,一个个托盘上飘着细碎的绿色“浮萍”,工人们正小心翼翼接种,放入一个个盆中繁育。
这里有全国最大的中草药“骨碎补”苗木繁育基地,林场与和康药植科技公司共建,通过林下种植骨碎补等中药材,达到“不砍树、也致富;养好植,好生活”目标,促进乡村、企业、林场三方共赢。
社会资本的参与,构建起新质生产力“绿色+科技+产业”的链条。
白砂林场与福师大学教授、国际遥感领域首席科学家陈镜明合作的项目,是间隔在250米的山顶,建设30多米高的两观测塔。
这是国际首创提出双塔移动通量观测平台。在山坡山谷间往复移动,采集数据,形成“天空地”一体化观测及模拟体系,开展气候变化和陆地森林碳源汇方面研究。
“这片林子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就是发展科研、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林业碳汇等特色的生态文明之路。”白砂林场邹秉章场长说,森林生物多样性丰富起来,仅鸟类就从当初的几种增加到193种,野猪、山麂、白鹇时有出现。林子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达到每年1451万多元。
这里是闽西乡土珍稀树木园,为保护珍稀树种、提供科研资料、研学旅游等发挥作用。
这里是白砂森林公园,在全国首创将实生种子园打造成森林公园,通过抚育间伐、林分改造,建设生态保护、林业科研、科普教育、旅游康养等功能为一体的森林公园。
在生态文明建设路上,白砂林场正在我国树立起一个又一个绿色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