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筱明:穿警服的驻村书记


通讯员 张菡珏 李碧英

“周书记驻村后,我们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村里的产业也越做越大,他领着大家走上了勤劳致富的路子。”“周书记到我们村后,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提起周书记村民赞不绝口。

上杭县古田镇桂和村村民口中夸赞的周书记叫周筱明,他是上杭县公安局巡特警反恐大队副大队长,上杭县公安局派驻桂和村驻村“第一书记”,2021年7月中旬,周筱明赴古田镇桂和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期间,他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头羊”作用,拿出了干公安工作的劲头,带领干部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改变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勤劳致富奔小康。

助力产业兴旺,让村民钱包鼓起来

怎么振兴?从哪里入手?驻村伊始,睡在村部的周筱明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为了尽快找到路子。周筱明一头扎进了当地干部和群众中去。白天进村入户走访、搞座谈、听建议,晚上整理笔记、上网查阅资料,努力寻找突破口。路很快就找到了。地处国家级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桂和村海拔高、气候寒冷,很适合种植高山蔬菜,周筱明想从高山蔬菜的种植上做文章。

说干就干!周筱明认准项目后,迅速与村“两委”干部们达成了共识。经过商议,推出“合作社+党支部”的发展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领办的桂和村农业专业合作社成功引进厦门土土商贸有限公司进驻桂和,签订“订单式”合作协议,在村内建成了268亩无公害高山蔬菜基地。由企业向合作社下单,合作社再向农户下单,保量保价向农户回收菜品直供销售终端。

如今,桂和村已成功打造的高山蔬菜种植基地,每日提供夏阳白、平包、辣椒等12个菜品2000余公斤,产值近万元。2023年,种植销售高山蔬菜5万公斤,销售收入20万元,村民集体参加分红。

提升乡村“颜值”,让村貌村容“靓”起来

“去年开始,周书记同村‘两委’干部带领我们整治环境,提升村容村貌。”说到村里环境的变化,村民马永希心里乐开了花,“过去,村里还没开展环境整治前,路上到处都是鸡大便,宅前屋后整个环境也没有现在这么整洁、干净。”

为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周筱明带领村“两委”、党员代表开展走村入户宣传工作,带头做好示范整治,得到了全体村民的积极配合,共计整治村内1600米黑臭水沟、粉刷4500平方米裸墙、清理废弃垃圾200余吨。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在于村容村貌的一时改善,更重要的是在村民心中树立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培育文明乡风,提振精神风貌,周筱明在修缮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文艺活动,倡导文明新风。

通过内外兼修,桂河村面貌发生着极大变化,“村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为我们发展旅游业增加了不少底气。”村子面貌变好后,周筱明带领村两委紧锣密鼓地筹谋规划,以创建森林康养研学基地为目标,探索发展绿色研学旅游产业,鼓励村民开设森林人家8户。目前,桂和村在扮靓乡村“颜值”的同时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和参与乡村建设发展,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满意度。

改建扩建公路,让村民日子好起来

“这条路原本很窄、弯拐太大,运送蔬菜的加长车开不进来,经常堵车。”先前,这个平均海拔1200米的桂和村是一个闭塞的村子,村内道路狭窄,交汇车困难,不仅村民出行十分不便,旅游和产业发展也受到制约。

“门前这千沟万壑的大山是乡亲们致富的最大阻碍。”周筱明开展驻村工作后,迫切地想帮村民解决交通不便的现状,经和村两委干部商议,将扩建道路项目摆上日程。

为了筹到钱,周筱明积极到县里相关部门跑项目、找资金、借政策“东风”,从县交通局申请到7.7万元项目资金,加上向梅花山保护区管理局等部门争取的20余万元,共30万元。2023年4月,桂和村公路扩建工程建设正式启动。

半年后,一条长3公里,扩宽2.5公里,增加了11个错车道,硬化完整的梨桂公路修好了。如今,道路平坦,一辆辆满载的货车,稳稳地行驶在梨桂公路上。“我们村农业和旅游资源丰富,有梅花山科教园,有蔬菜基地、兰花基地,公路扩建后,将为我们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村民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桂和村党支部书记官子珠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