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那一抹摇曳的红色


长汀四中八年级(2)班 丘添

天空静静地蓝着,落日西下,晕出浓浓红色,随着山谷里的风,飘向远方。一片红霞中,记忆中的老人和那一抹摇曳的红色,愈发清晰地弥漫在脑海中。

城墙下住着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每每傍晚,村子里的小孩儿就跑到他面前。他半躺在摇椅上,抬头看看孩子们期许的眼神,捋着胡子讲起了悠悠的往事:“那年啊,咱们红军从长汀中复出发,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那时候是真的苦啊,没饭吃就吃草根,穿着草鞋过雪山,脚趾头都冻掉了。还有敌人追击,子弹‘咻咻’地在天上飞......”每每他开始讲述,底下的孩子都聚精会神。我也是第一次听到“强渡湘江”“飞夺泸定桥”等传奇故事。老人讲得越来越激动,雪白的胡子一抖一抖,最后甚至站了起来,把拐杖当作枪杆,枯瘦的身体站得笔直。从父亲口中我才知道,老人是一位老红军,从战场上九死一生回到家乡来安享晚年。

山村如故,但听讲故事的孩童已经长大。村口的老红军依旧静静躺在摇椅上,嘴里哼着军歌,声音嘶哑却坚定有力:“向前进、向前进......”老人看见了我,眼睛蓦然闪亮,笑了笑,唤我过去。他从房中拿出一把小号,金黄的漆锈了不少,却擦拭得很干净,把手处还系着一条鲜艳的红巾。老人吹起小号,眼睛里似乎起了薄雾,沉浸多年的情绪倾泻而下,化作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嘹亮的音乐回荡在山村。

一曲终了,老人又从袖口拿出一条红色的巾带,系在我的脖子上:“好好读书,报效祖国!”我看着老红军的脸,郑重地点头,他一双眼依旧炯炯有神,倒映着我胸前的那抹红色,深深地映在我脑海里。

如今,以前熟悉的小山村焕然一新,已经开发成了革命景区。老人的屋子已成了博物馆,那把小号陈列其中。我明白,老人已在那霞光之处。

天空像往常一样静静蓝着,漫天红晕仿佛老人清晰的笑颜。在我胸前摇曳的那抹红色,深情讲述那段烽火岁月,化作满天星辰,照耀着神州大地......

(指导老师 戴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