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谈谈如何做好2024年高考冲刺阶段的化学复习备考


王道灵

高考就如人生成长路上的一场马拉松竞赛,漫长而艰辛!经过半年紧张又充实的备考复习,高三学生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了备考的第二轮复习。当前,周练的试卷变多了,联考越来越频繁,持续枯燥地复习,有不少的同学会出现高考备考的“高原现象”或者“舌尖现象”。如何更好地做好今年高考冲刺阶段的复习备考呢?笔者结合历年的高考备考规律和经历,借此机会和广大同学与家长共同交流探讨,以期助力更多同学顺利备考并赢得高考胜利。

一、明确备考目标

俗话说“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对于现在步入高考备考冲刺阶段的同学们来说,需要非常清楚通过之前的复习,自己的学科知识还存在哪些盲点,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哪些缺陷,应试方法还有哪些不科学之处,备考心理还需要怎么样进一步调适。对于学科知识的盲点,同学们需要在复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和主动构建学科知识网络,可以根据“最近发展区”原理,锁定此阶段自己的备考目标和任务。如:电化学知识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应用与延伸,是历年高考的热点之一。它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电解池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判断与书写、电解产物的判断、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与物理或生物的学科间融合问题等”。在备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应该非常熟悉本部分知识的考查方式历年均以选择题为主,也可能会在非选择题中呈现,大多与新能源、新科技、工业生产或环境保护等知识相结合进行考查。此阶段需要达成的复习目标有:熟练掌握电化学基础知识,如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的探究分析、设计应用;通过电化学专题复习、总结与反思,提高在新情境下运用电化学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掌握备考方法

高考试题考查突出“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此“命题要求”告诉同学们,仍然要非常重视高考基础题,牢记“大楼越高,需要地基越深;分数越高,需要基础越牢”,千万别好高骛远,总想研究难题、怪题,挑战高难度。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熟练掌握高考高频考点,而且也要熟练掌握轮考考点,学会“基于真实的生产生活情境,运用学科知识去解决高考试题中学科问题”。还有,在复习主干知识时,不仅需要把知识结论与学科观念关联起来,而且还要把学科内以及学科间高关联的知识有机整合起来,让知识结构化,还要有意识地把所复习的化学知识建立“宏观-微观-符号(化学用语)”关联。

冲刺阶段的备考复习,要对经典高考真题进行反复深入研究,特别分析近三年新高考真题的变化,要重视典型题训练、限时专题训练和综合试题训练,不断提升实战能力。一定要避免盲目的题海战术,一味强调多刷题,导致多而不精、顾此失彼。

三、突破备考瓶颈

复习备考的冲刺阶段,尤其需要对自己的“高考关键障碍点”进行有效突破。也就是需要重视每次考试的错题归因分析,特别是需要对近期省市质检考试中的错题进行深入复盘,其操作流程可以是“圈出错误(在纸质答题卡上用红笔圈)——分析错因(查阅教材或与同学探讨或请教老师点拨)——归纳思路(画出正确解题的思维导图)——总结易错点(对照排查相关的概念原理等)——提升拓展(有针对性地选择1~3题变式题,最好是近几年的高考真题进行再检测、再诊断)”。

四、稳定备考心态

复习中可能会出现的学习进步变慢(学习效率变低),仿佛到达了瓶颈,怎么使劲分数也不见明显提升,导致心理过分焦虑、情绪低落,失去学习动力。这是所有同学都可能会经历的阶段,此时最需要同学们保持坚定的备考信心,坚信阳光就在风雨后。同学们可以多与老师、同学交流,一方面可以缓解自己紧张的心情、减轻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在讨论学习中解决问题,拨云见雾,早日走出复习“高原区”。另外,还可以进行适量的体育活动,劳逸结合,比如跑跑步、跳跳绳、做做操和家人朋友散散步,舒缓紧张的神经,让情绪转移,让身心放松。

没有“躺平”的青春,只有奔跑的岁月。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家国未来。祝愿广大同学今年高考如意。

(作者系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高中教研室主任,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