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年龙岩市教育工作要点出炉
日前,龙岩市教育局印发了2024年工作要点,该要点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以“教育强市”建设为目标,高水平推进“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进闽西高质量发展作出教育新的更大贡献。
2024年龙岩市教育工作有六大要点,其主要内容如下:
推进“党建+”系列工程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加强教材教辅和进校课外读物审核。
健全党的领导机制。健全市县两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体制机制,推进落实党组织领导的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制,力争到2024年底公办中小学校100%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夯实基层党建基础。突出推进“党建+”系列工程,深入实施“学校党建优师”工程,开展基层支部书记党建述职评议。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点题整治”,推进党风政风、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深耕厚植廉洁文化,持续营造良好教育行风。
打造“红色龙岩”德育品牌
始终把德育摆在首位。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贯穿到全学段各个领域,延伸到所有学科、校园文化、网络空间各个角落。
强化体育美育工作。推进体教融合,构建教学有案、课时有量、参与有面、课间有样、课外有影的富有龙岩特色的学校体育“五有”工作格局。
抓好研学和劳动教育。深入推进省级“红色资源研学实践教育创新区”建设工作,打造一批劳动教育基地校、劳动教育示范校、劳动教育特色校。
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形成“大思政课”,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落实市、县党政主要领导每年赴学校至少讲1次思政课制度,抓好教育局局长、高中、中职学校书记或校长为学生上思政课工作。
抓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市级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持续加强危机干预,用心用情关心关爱心理困境学生。
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创新
建立健全全市教育大格局。建立“市县联动”教育大宣传格局,定期召开市县教育联席会议,着力破解教育发展难题。
推进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个减负”工作。全面减轻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社会事务进校园、会议文件活动、报表填写、学校教师抽调借用和培训等与教育无关的工作负担。
打造“老区+湾区+特区”教育合作品牌。持续开展广龙教育合作“十百千万”行动,加快推进与厦门开展教育山海协作。
建立完善科学评价体系。加快推进与北京师范大学开展教育评价改革合作。健全教育质量监测机制,完善和细化义务教育学校评估指标体系和标准。
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推进实施对县“两项督导”和“教育强县”专项督导评估。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推进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和学校内部视导员工作。
提升教育数字化发展水平。加强龙岩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打造市县校一体化“互联网+教育”模式,构建龙岩市域智慧教育新生态。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加强青少年法治实践教育,深入推进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等工作。
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
推动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推广偏远农村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走教”工作,确保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94%以上,力争连城县通过“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评估认定,上杭县、武平县通过省级督导评估。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抓实初中学生“五率”工作,推进漳平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推动普通高中学校优质特色发展。推进艺体、综合等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开展普通高中特色示范项目建设。
推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支持龙岩学院申报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支持龙岩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争创国家级、省级产业学院。
巩固深化“双减”成果。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与形式,满足学生和家长多样化需求。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推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审批管理,推进校外培训行政执法。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强化师德考核结果运用,在岗位聘用、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等工作中实行“一票否决”。加大师德违规查处和曝光。争创全国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基地。
完善人才引领机制。打通年轻优秀教育人才进入校长队伍的成长通道,发挥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师带徒”及辐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实施“芳梅百千万教师培养工程”。
健全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将中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至各县(市、区)。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评选名班主任。
加大教师激励力度。开展庆祝第40个教师节系列活动,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嘉奖、记功,开展龙岩市第二批教育世家学习宣传活动。
健全教研支撑体系。推进义务教育教研基地学校建设,探索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加强对“两考”备考研究、创新管理。
营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
推动加大教育投入。督促、推动各级财政加大教育投入,落实“两个只增不减”要求。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学位4000个;改造近视防控教室照明2233间;改造361间中小学多媒体教室;面向社会开放38所学校体育场地;全市学校防灾避险演练100%覆盖。
持续推动教育公平。深化“阳光招生”“阳光助学”工作,持续运用“制度+科技”监督手段,实现全过程“阳光公开”、全方位“合力监督”。提升“大爱龙岩·同心育苗”品牌,实现留守儿童与教师“爱心爸爸”“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全覆盖。
持续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强化学校食品卫生与传染病、常见病防控工作,推进“明厨亮灶+互联网”工程,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加强学校卫生室建设。
全力维护教育系统稳定安全。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发挥校园安全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常态化开展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演练,加大特殊群体摸排力度,建立精准帮扶机制。
加强教育系统机关建设。开展创建“五个过硬”模范机关活动,弘扬局机关正能量,推动全体干部职工在建设“教育强市”中担当实干、创先争优。
(曾志明 苏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