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凝聚共识,积极建言献策——

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融媒体记者 刘菲菲 梁熙 通讯员 赖文光

文旅产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我市文旅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文旅产业得天独厚的禀赋,因此,市政协委员们围绕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广泛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

挖掘“红色”内涵

引领文旅产业“强”起来

“闽西红色文化资源点多面广线长,资源发掘和价值提升仍具有很大的潜力。”市政协委员陈荣斌认为,加强红色文化研究,对推动文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依托党史部门和在岩高校组建闽西红色文化研究中心,进一步深入挖掘闽西的革命史料,加强与各级党史、军史专家沟通对接,推出一批有深度、高质量、权威性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将研讨成果转化为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闽西子弟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牺牲,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英勇无畏的身影和一段又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市政协委员何承添表示,龙岩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是红军故乡、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享有“二十年红旗不倒”赞誉。他建议继续深入挖掘英雄故事,以点带面、另辟蹊径,进行差别化布局,打造红色文旅产业新标杆,实现龙岩红色文旅产业提档升级。

巧打特色品牌

推动文旅产业“旺”起来

近年来,我市立足开发整合优质文旅资源,重点打造“古田红色游、永定土楼游、长汀古城游、丹霞温泉游、休闲生态游”五大文旅品牌,深化“百万老广游龙岩”“四季如歌游龙岩”等活动,举办“客家美食宴”大赛、樱花文化旅游节、梅花节等重大活动,推动我市文旅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

市政协委员们建议,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做好品牌建设、统筹多方资源、构建转化机制;大力整合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对精品陆续进行进一步开发利用;借助资源优势,探索旅游品牌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通过文化地图的编制,可以把龙岩的文化品牌、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保护、文化产业等纳入其中,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龙岩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市政协委员林燮佳认为,龙岩是一座“红色文化之城”,打造了“古田会议丰碑、调查研究模范、万里长征起点、红色交通线”四大红色文化品牌,红色文化内涵应不断丰富拓展。

足营销文章

促进文旅产业“活”起来

市政协委员们建议,应把文旅营销与经营城市、产业招商一体谋划、一体推进。政府引导建造平台,发挥不同组织单元的优势,营建可游、可体验的旅游区,并逐步成为大众游客重要的旅游吸引地。加大与专业旅游网站、相关媒体、高端旅游策划营销机构、知名旅行社的战略合作,以旅游营销提高我市旅游产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市台联表示,应不断创新营销思维与模式,大力尝试打破固化的产品推广思维,真正实现营销的跨界融合。通过加强网络平台的推广,拓宽产品销售的渠道,建立特色品牌形象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利用技术优势拓展营销模式的创新思路,可以将文旅产品的加工等生产流程运用AR技术进行场景的高度还原,让消费者更清晰地了解产品,甚至身临其境地进行互动。

推动我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不能简单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更要长远谋划。市政协委员们从不同角度出发,撰写了多篇优秀提案,在思想碰撞中聚共识,希望在知名度、舒适度、美誉度上做文章,延伸整个城市服务链条,不断提升城市整体价值,才能使我市文旅产业迈向内涵式发展的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