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编办用好编制一池“活水”——
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融媒体记者 王占鑫 通讯员 刘权 徐凡
“得益于市级公立医院招聘医疗类引进生可采取多种方式直接入编的政策,龙岩市中医院引进了第一位医疗类博士张媛,她丰富的现代医疗知识和高超的医技能力给医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近日,龙岩市中医院党委书记郭伟告诉记者。
郭伟口中的政策是《龙岩市进一步深化医改实施“健康龙岩”战略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市委编办强化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具体措施之一。
今年以来,市委编办聚焦主题教育目标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聚焦民生需求,聚力改革创新,用好“一池活水”,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医疗、教育等重点民生领域倾斜,以赋能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彰显主题教育成效。
公立医院编制是吸引医务人才、保障公立医院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市委编办在事业编制总量控制的大背景下,通过在市级事业编制总量内部挖潜、优化配置等方式,统筹调剂编制用于补充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并在市属公立医院中实行编制使用备案管理,由用人单位在编制限额内按需申报、全额保障。探索采用“编制数+编外人员控制数”模式,保障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需求。目前,共计核增市第一医院分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等公立医院临床人员政府购买临时聘用人员控制数1000余名。
同时,市委编办还通过强化资源整合、深化医共体改革等方式,探索建立县域医共体编制周转池制度,实行空编统一管理、动态调整的编制周转机制,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运行机制实质性运作,有效破解编制总量控制与公益事业发展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据了解,今年市中心城区适龄儿童人数达8000余人,多所中小学校扩建招生。为此,市委编办建立市级教师编制周转池,重点用于保障市属中小学校依标足额核定教职工编制和引进教育高层次人才需要,通过市属中小学校现有空编全额使用、2023年退休人员空出编制提前使用、2023年秋季扩班需新增事业编制预核使用等多种方式,共补充市属中小学各类紧缺急需教师228人。